全運會女籃名單剛一公布,四川就成了焦點,原因很簡單——這陣容,沒法不讓人側目,擺明了沖著金牌去的,亞洲杯主力加李夢,幾乎等于國家隊在打全運會,這陣容要是沒點成績,估計球迷都得坐不住了,畢竟誰見過這種操作,男籃女籃雙雙組“宇宙隊,直接把全運會當成自家后花園。
先說說這次的組隊邏輯,四川男籃這屆已經夠夸張了,直接請來CBA總冠軍浙江廣廈的班底,孫銘徽、胡金秋、吳驍、趙嘉仁、趙巖昊,外加國家隊主力內線周琦,這波操作已經讓其他省隊頭疼得不行,女籃這邊更是絲毫不含糊,直接把亞洲杯主力陣容搬過來,核心內線韓旭、主力后衛王思雨、鋒線賈賽琪、輪換后衛李緣,再加上國內頂級鋒線李夢,如果不是名單上寫著“四川,你真以為這是國家隊在備戰奧運會。
這種陣容配置,基本已經不用磨合——大家剛在亞洲杯一塊打完,彼此配合和默契都是現成的,這直接拉高了四川女籃的起點,別的隊還在想著怎么調狀態、怎么分配球權,四川這邊可能都在討論決賽怎么打,王思雨、李夢、韓旭的三人組,放在國內賽場就是無解組合,按照這個配置,小組出線是底線,沖金才是唯一目標,你要說這樣還不夠卷,實話說,估計也只有廣東女籃能頂住壓力跟她們掰掰手腕。
問題來了,這種“組豪陣模式到底算不算“擺爛玩法,球迷們也分成兩派,有人說四川有錢有人脈,能組出強隊無可厚非,畢竟全運會本來就是各顯神通的舞臺,誰愿意看平庸無聊的比賽,高手過招才有看頭,也有人覺得這樣搞法有點“殺雞用牛刀,不公平,畢竟其他省隊沒那么多資源,甚至有球員還得顧著學業和工作,怎么拼得過一堆國家隊隊友組隊打聯賽。
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出現“巨無霸省隊,男籃歷史上廣東、遼寧都玩過組全明星陣容,女籃這邊,遼寧、新疆也曾靠強援沖冠,四川這次不過是把配置拉到極致,放到國際賽事,國家隊還得琢磨怎么磨合、怎么提士氣,回到全運會,直接用現成的國家隊班底,效果肯定立竿見影,場上打法成熟、分工明確,教練只要不瞎指揮,基本不會出大岔子。
當然,四川這波也有風險,陣容再強,壓力也大,萬一比賽里出點意外,比如傷病、狀態低迷,或者關鍵場次被爆冷,外界吐槽絕對比別的隊更狠,畢竟你拿著“國家隊級別的配置,要是最后沒拿到金牌,那可真是“翻車現場,球迷和媒體都不會放過你,這也是豪陣背后的無形壓力,誰都不想成為“花架子笑柄。
再說說全運會本身,這賽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冠軍相當于三枚金牌,第三名也有一塊金牌,地方體育局和球員都格外看重,拿金牌能提升整個省的體育政績,球員自己也有獎金和榮譽,四川這次雙線沖金,顯然是有備而來,不光是給自己爭臉面,更是要給四川體育“刷存在感,能不能一舉拿下還得看球員臨場發揮,但這么大手筆砸下去,管理層顯然也做好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準備。
說到底,全運會成了“資源大比拼,有錢有人有關系的省份可以組夢之隊,別的小省只能拼團隊和意志力,這種格局,既讓比賽有了看點,也讓不少球迷覺得味道變了,有人期待看到“以弱勝強的逆襲戲碼,有人則擔心大牌扎堆會讓比賽失去懸念,但從實際效果看,四川這波操作起碼保證了話題和流量,球員自己也能借此機會提升對抗經驗,總比打“友誼賽有意思。
最后得說一句,四川女籃這次的確玩得有點大,亞洲杯主力+國內頂流,目標就是金牌,別的都不好使,能不能達成愿望,就看能不能頂住壓力、把實力兌現到場上了,說白了,大家都是為了贏,但贏的方式和成本差距越來越大,全運會變成了“誰的朋友圈廣誰說了算的舞臺,至于公平不公平,球迷們自有評判,比賽還得一場一場打,結果才是硬道理,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