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連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大連法院金融審判白皮書(2022-2024年)》,通報大連法院2022至2024年金融審判工作情況,梳理金融糾紛常見爭議及裁判思路,并發布九個典型案例。
《白皮書》全面展現了2022-2024年大連金融審判工作的基本情況與動態變化。三年來,全市法院共受理金融案件61400件,年均受理案件20467件,年均結案20292件,結收案比趨近于1,體現了金融審判的高效率。2023年11月大連金融法庭成立并集中管轄市內五區案件后,累計受理訴訟案件22822件,審結19904件,結案標的146.1億元;受理執行案件5886件,執結3752件,執行到位5.36億元。
從案件地域分布來看,地域分布深度調整,專業改革效應釋放。2022年金融案件集中于傳統金融區,大連市中山區人民法院收案占比最高,2024年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人民法院(大連金融法庭)收案量躍居首位。從收案案由占比變化來看,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占比下降,但仍占主導地位,保險類糾紛連續三年收案量提升。針對該情況,大連中院就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問題總結案例,加強對基層法院業務指導,多次向保險行業協會發送司法建議。信用卡案件數量驟降,體現了各級法院發送的關于完善信用卡監管政策維護金融安全的司法建議發揮了重要作用。
《白皮書》針對審判實踐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提出針對性建議,并發布八個審判典型案例和一個多元解紛案例,涵蓋金融、保險、證券、期貨等多個領域,集中展現了相關司法實踐成果和裁判導向,為規范市場行為、化解行業糾紛提供了司法指引。
■相關鏈接
發布九個典型案例
①陳某訴某商品交易所、某科貿公司、匡某林操縱期貨交易市場責任糾紛案 商品交易所作為資本活動的商品交易市場,不具有執法權,其所作紀律處分措施如系在法律及交易規則框架內進行,則無需對投資者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②甲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訴大連某教育咨詢股份有限公司、乙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徐某衛、于某、馬某霞、丙會計師事務所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 新三板市場機構投資者交易及損失因果關系認定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專業機構投資者不屬于推定信賴規則應傾斜保護的對象
③某銀行訴大連某房地產公司、高某松、李某光、第三人劉某和、高某娟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 委托借款糾紛中的名義借款人與實際用款人之間存在委托借款合意,商業銀行在簽訂借款合同時知道實際用款人和名義借款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借款合同直接約束商業銀行和實際用款人,名義借款人不承擔還本付息的合同責任
④某銀行訴劉某、張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 未交納訴訟費被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且未向保證人送達起訴狀副本的,不產生主張保證責任的法律效果
⑤某銀行訴王某、趙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 離婚后仍以夫妻名義借款,雖實質上非夫妻共同債務,但特定情況下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
⑥某銀行訴李某春信用卡糾紛案 信用卡申領人死亡后產生的透支款項應由信用卡實際持有和使用人承擔償還義務,而不能作為繼承人在繼承遺產范圍內應償還的債務
⑦崔某訴某保險公司健康保險合同糾紛案 保險責任范圍作為保險合同的承保內容,無需履行特別的提示說明義務
⑧譚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保險公司不能單純以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為由拒絕賠償,必須證明未告知的事項與保險事故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
⑨多元解紛典型案例 大連金融糾紛調處中心依托“以保促調+委派調解”模式,強化源頭治理,高效、實質性化解金融矛盾糾紛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岳宇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