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女籃亞洲杯剛一落幕,輿論場里就不消停,這次中國女籃沒能衛冕,連直接晉級2026年世界杯的資格都丟了,最后只拿了個第三,很多人一邊感嘆“年輕人有沖勁,一邊又忍不住琢磨:球隊到底是該繼續信任老將,還是趁著這波新鮮血液徹底換代,畢竟“召回4人,淘汰2人的話題,眼下已經成了球迷圈子里最熱的討論點
說實話,這次亞洲杯中國女籃的表現,絕對談不上擺爛,畢竟小組賽一度有亮眼時刻,尤其張子宇這個小將,五場場均15.6分,直接成了隊內得分王,這種首秀水平擱誰家都是“寶藏級別,而且楊舒予、羅欣棫、王思雨這些人也都在各自位置上穩住了節奏,雖然沒到頂流狀態,但起碼讓人看到了未來可期的苗頭
但問題也擺在那兒,老將這一茬的表現,真有點說不過去,李緣作為首發后衛,五場加起來只拿了8分14助攻,場均1.6分2.8助攻,關鍵是有三場比賽得分掛零,組織和終結都卡殼,卻還是“鐵打的首發,讓人有點看不懂,這種“老資格光環到底還能罩多久,黃思靜也是,原本防守和三分球是她的看家本領,這回卻肉眼可見下滑,球迷不是沒耐心,但老將這狀態,真得考慮給新人騰位置了
而說到“召回4人這事,李夢、李月汝、王佳琦、劉禹彤的名字一出,立馬就炸場了,李夢的鋒線突破、傳球能力,向來是中國女籃的王牌,她要是能回歸,球隊在關鍵時刻就多了個能單干的點,李月汝就不用多說了,海外聯賽的歷練讓她打法更兼容現代籃球,既能內線強殺,也能拉出來投三分,這種球員現在太稀缺,王佳琦的傳球和聯賽助攻能力,正好補球隊后衛短板,劉禹彤更是內線屏障,大學生運動會1/4決賽里17分7板的表現,就是她實力的直觀體現
輿論場里有種聲音,說“召回4人淘汰2人,中國女籃還是有戲的,這話其實不算吹牛,畢竟這四個人一回歸,球隊戰術選擇立刻豐富,關鍵時刻有李夢拆防線,內線有李月汝坐鎮,外線傳球有王佳琦做軸,籃下防守有劉禹彤硬頂,你說這種陣容還怕啥,當然,現實沒那么理想,畢竟競技狀態、磨合時間都不是拍腦門就能解決的
球迷最糾結的,其實還是“老將要不要繼續信任這道送命題,現在中國女籃的結構有點像前幾年男籃的“青黃不接,老將經驗擺那兒,但體能和競技狀態開始掉線,年輕人沖勁有了,但大賽經驗還差點火候,這種新老交替的陣痛期,怎么熬,怎么選人,確實考驗教練組的魄力和眼光
再說句“接地氣的,中國女籃沒能直接晉級世界杯,確實挺傷士氣,但也不是世界末日,資格賽打好了照樣能進,關鍵是別再“論資排輩,別讓那些狀態掉線的老將占著首發坑位,年輕人打出來,老將也得服氣,畢竟大家都是為中國女籃好,這才是“擺事實講道理,不是單純對噴、甩鍋誰
當然,換人、召回、淘汰這些操作,不是球迷“點贊回懟就能定調的,最終還是得看教練組怎么權衡,既要保住基本盤,又不能錯過更新換代的窗口期,亞洲杯的結果已經說明了問題,繼續拖泥帶水只會兩頭不討好
你說巧不巧,這幾年中國籃球其實都在經歷陣容大換血的階段,男籃那邊是“擺爛+青訓,女籃這邊也是“新老對噴,但放眼亞洲對手,比如澳大利亞、日本,這次亞洲杯就是靠著陣容深度和梯隊建設贏下來的,中國女籃要想追上甚至反超,靠一兩個明星球員沒戲,還是得整體升級
最后說回爭議的焦點,“召回4人淘汰2人是不是靈丹妙藥,答案其實沒那么簡單,陣容優化當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推著整個訓練和管理體系進步,別讓人才被浪費,別讓有潛力的新人因為“論資排輩消磨掉斗志,這次亞洲杯是一次警鐘,也是機會窗口,怎么調陣容怎么打資格賽,全都得拿出點新招,否則世界杯上還得繼續“吃老本,那可真就要被時代拋下了
中國女籃加油,未來還真有得看,但這回真的不能再拖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