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十分重視對家庭及家庭成員的教育,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社會主義是萬世基業,家庭也是萬世基業。”在他的教育下,朱琦和朱敏都成長為安守本分、勤奮好學的人。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向來對黨忠心、嚴守組織紀律的朱老總,卻“教出”一個知法犯法的不孝孫朱國華,那么這是怎么回事呢?
朱德讓殘疾的兒子走路回去
朱德一共有四次婚姻,但膝下的孩子并不多,只有一個兒子朱琦和一個女兒朱敏。1916年朱琦出生的時候,由于耳朵有一個細細的線,朱德便為兒子取名為“保柱”。
盡管兒子出生,朱德也沒有在家待很長時間,他還要為革命奔波。紅軍抵達陜北后,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朱德都會想起孩子們,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這樣,要將大家放在小家之前。
當時時局動蕩,朱琦的兒子也失蹤了,得知這一噩耗,朱德悲痛萬分。直到1937年8月,朱德來南京開會,才從龍云那里得知兒子的下落??吹絻鹤佣浜竽菞l熟悉的細線,朱德激動地說:“是保柱,是我的兒子!”
找到失蹤許久的兒子,按理說朱德應對其格外寵溺才對,但他卻沒有這樣做,而是讓兒子上前線打仗:
“孩子,你也知道爸爸是總指揮,前線兵力稀缺,總指揮的兒子不上前線打仗,我又怎么讓其他人的兒子上前線打仗呢?”
于是在朱德的要求下,剛和父親團聚沒多久的朱琦就入伍參軍,當了一名普通的戰士去抗日戰線保家衛國。
1943年11月的一天,朱琦在山西方山縣的一次戰斗中不小心被敵軍的炮火擊中,導致左腿殘疾。朱琦自然不能繼續上前線戰斗,他只能留在后方工作。
得知兒子負傷,朱德沒有利用職權將其調到自己身邊好好照顧,也沒有因為兒子殘疾給他安排一個輕松的職務。
朱德將朱琦叫來,語重心長地說:
“戰場上負傷的戰士很多,我不能因為你是我的兒子就搞特殊,你也要服從組織的安排,不能要任何特殊照顧。”
后來朱琦被分配到抗日軍政大學工作,他每天除了要學習,還要和其他同志一起搞生產。朱德知道后非常滿意,他認為高干子弟就應該如此。
有一天,毛主席、朱德等領導人去看戲,朱琦等領導人的孩子也一同前往。看完演出,大家一邊聊天一邊往外走。就在這個時候,有領導人見朱琦走路不方便,便對他說:“朱琦啊,來來來上車,我搭你一程,不然回去太不方便了。”
朱琦笑著說:“謝謝您!”剛上車坐穩,沒想到卻被朱德看見,當即說:“朱琦你給我下來,這車是讓你坐的嗎?你給我走路回去!”那位熱心的領導人還想勸說,但朱琦已經開口:“不好意思,那我就先下去了……”
這一幕令在場的人十分震驚,但又無可奈何,畢竟大家都知道朱德的脾氣。然而當朱德乘車回到住處時,卻發現本該走路的朱琦早就到了,他上前詢問:“你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不是讓你走路回來嗎?”
朱琦解釋道:“警衛員看我腿腳不方便,就讓我站在駕駛室外面的踏板上?!?/strong>朱德聽后震怒:“誰讓你站的?你知不知道那是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
朱琦搖搖頭,說:“我不知道,我……”還沒等朱琦說完,朱德就打斷了他: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你占了警衛員的位置,那他要怎么回來?不是只能走路了?更何況警衛員是要保護首長的,萬一路上發生什么意外,受罰的是警衛員!”
朱琦沒想到一個位置能引出這么多問題,他連忙說:“對不起爸爸,我以后不會這樣做的,我下次注意?!?/p>
此時在朱德的心里,朱琦不僅僅是自己的兒子,更是一名普通的戰士。其他戰士都能走路回家,為何自己的兒子卻不能呢?
走上不歸路的小孫子
在延安期間,朱琦遇到和自己相守一生的人——趙力平。當趙力平得知首長們要將朱德的獨子朱琦介紹給自己的時候,是有些惶恐的。一來自己年紀還小,還不考慮結婚問題;二來朱琦是朱德總司令的兒子,她認為兩人身份不匹配。
但好事總是多磨的,康克清得知趙力平的顧慮后,主動找到她說:“其實你完全不用擔心,我和朱老總結婚的時候,我也只是個普通的戰士,所以說身份的差距并不算什么?!?/p>
直到1946年3月,趙力平和朱琦才邁入婚姻的殿堂。不久后,朱琦轉業到地方,當地本來打算將他安排到鐵路局做領導工作,但朱德知道后卻擺手拒絕:“不要讓他當領導,讓他從工人做起,剛好可以學習技術,人要有一技之長?!?/strong>
到了石家莊,朱琦按照父親的指示從普通工人做起,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升為火車司機。根據工作需要,朱琦和趙力平輩調往天津,盡管在天津鐵路局擔任的是領導職務,但朱琦還會去勞動一線親自開火車。
朱敏曾回憶說:
“我記得有一次父親坐的專列剛好是哥哥開的,于是父親接見了哥哥。當看到哥哥穿著滿身污漬的工作服時,父親很高興,他拍了拍哥哥的肩膀說:‘很好,很好,你有了一技之長,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朱琦和趙力平婚后生活幸福美滿,接連生下4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如果說他們最寵愛的莫過于小兒子朱國華,朱德對這個小孫子也是十分喜愛的,經常帶在身邊。
然而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朱國華竟然辜負所有人的期望,走上一條不歸路……
朱國華被處死,康克清有何反應?
小時候的朱國華還是非常聽話懂事的,但自從父親朱琦和爺爺朱德相繼去世后,便沒有人能管得了他。
1978年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許多不法分子變得猖狂起來,部分高干子弟為了享受生活變得墮落,其中就有朱國華。
朱國華從小被家人捧在手心長大,再加上爺爺朱德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這也導致很多人都要看他的眼色行事。漸漸地,朱國華開始膨脹,甚至隨心所欲做一些觸及法律的事情。
朱國華憑借出色的外表和與眾不同的身份,身邊總是環繞著各種人,有真心為他好的朋友,自然也會有想從他身上謀利的壞人。于是在他們的引導下,朱國華漸漸忘記爺爺對自己的教導,不僅經常流連煙花場所,甚至邀請年輕貌美的女孩來家里玩兒。
他以可以幫這些女孩兒安排工作為由,發展成不當的男女關系。也許是有求于人,也許是擔心朱國華的身份,這些女孩受了委屈都不敢說出口。
1983年,中央下令在全國展開嚴厲地打擊犯罪活動,這些女孩才敢將埋藏在心里多年的委屈說出口。要知道當時正是樹典型的時候,再加上朱國華身份特殊,公安人員自然不會放過他。
同年9月,朱國華被判處死刑,隨后槍斃。得知孫子被處死的消息后,盡管內心十分傷心,但康克清還是以此事警示家人:
“你們犯了無法饒恕得罪行,不但把自己一輩子都毀了,還是在折騰你們過世的爺爺。你們爺爺去世前曾叮囑我,不管誰犯了錯,都不能包庇,還讓我登報脫離關系。希望你們能引以為戒,不要再犯錯誤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朱國華被執行死刑前,還曾有工作人員將這件事告訴給康克清。康克清沒有求情,而是說了四個字:“同意死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