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民進黨發起的罷免國民黨“立委”的第一波投票,就要開始了,臺灣媒體稱之為“黑色星期天”。
民進黨這一次瞄準了藍營31個“立委”進行“大罷免”,第一波“罷免”投票的是24人。重點是瞄準了從花蓮選出來的國民黨“立院總召集人”傅崐萁,從某種意義上說,傅崐萁最后能否被“罷免”,是民進黨這一次發動“大罷免”成功與否的一個標志。
投票前這一周,臺灣朝野雙方呈現出劍拔弩張的決戰氣氛。
國民黨在決定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分別在臺北、新北、臺中、桃園等各個市縣,舉辦了“反罷免”造勢大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主席馬英九以及地方的諸侯實力派,像臺中市長盧秀燕、臺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等,幾乎傾巢出動。有的是四處趕場,一天要參加好幾個城市的造勢活動,慷慨激昂地發表演講,最大限度地動員藍營的支持者出來投票。
因為投票率高低,成為國民黨這次,“反罷免”成敗的一個關鍵。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在活動現場高呼,為什么換了民進黨“執政”,兩岸關系就開始不穩定與惡化,可以說是一夕變天,難道這不是因為,賴清的本人的失職與失能嗎?
在臺北市,這次因為有國民黨五席“立委”面臨被“罷免”的危險,包括王鴻薇、李彥秀、徐巧芯、賴士葆、羅智強,這些都是國民黨在“立法院”的重量級戰將,加上這些地方,歷史上都是蔣家的地盤,所以成敗如何對國民黨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蔣萬安在造勢大會上,勇敢地挑戰敏感的政治議題,大聲疾呼要頂住民進黨的“大罷免”壓力,確保“反罷免”獲得成功,“如果賴清德把對付在野黨的狠勁,十分之一拿來拼經濟,我們今天的臺灣,不會面對美國關稅還談不下來。”
在“大罷免”前的這最后一周,蔣萬安不僅堅守臺北,也跨區到臺中、桃園等地,陪同藍營的“立委”掃街,信心十足。
7月19日,在臺中舉辦的“再贏一次”造勢大會上,“立法院長”韓國瑜、臺中市長盧秀燕、臺北市長蔣萬安,在大雨中一同牽著藍營“立委”進場,氣氛非常的熱烈。
國民黨執政的縣市長也都云集臺中,現場突破25,000人,號稱是這一次全臺灣最大的一場活動,展現了盧秀燕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韓國瑜高呼,我們已經走到了懸崖旁邊,如果民進黨一黨獨大,就會回到“獨裁專制”的時代。
在這次“反罷免”的造勢活動中,擁有眾多年輕粉絲的民眾黨主席暨“立委”黃國昌,成為了藍白陣營聯合抗罷的主角,他把白色力量都動員起來了。
7月20號,黃國昌號召民眾黨的支持者到民進黨中央黨部辦公樓前,舉行了抗罷免造勢大會,向民進黨總部扔臭雞蛋。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也到場。很明顯這一次“大罷免”,進一步促進了藍白之間的團結和合作。
黃國昌還公開為國民黨舉辦的造勢晚會站臺,集中火力揭批賴清德實行“獨裁專制”、利用司法打壓在野黨派的丑惡行徑,營造了藍白合的團結氛圍。黃國昌呼吁,我們絕對不容許執政那么久的政黨,要把這塊土地最重要的根基糟蹋殆盡,只是為了要滿足民進黨“專制獨裁”的野心。
賴清德對這次“大罷免”是志在必得,近期在臺灣展開的“團結十講”,實際上是為配合“大罷免”進行造勢的。但是實際情況顯現,民進黨高層對“大罷免”意見不一。出場的除了賴清德,就只有民進黨的秘書長。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以及“英系”的人馬,包括蘇貞昌等大佬,都沒有出面。說明他們對“大罷免”是持保留態度的。
臺灣媒體評論認為,從民調的情況來看,支持度是開高走低,包括賴清德的支持度也明顯滑坡。因為他在處理幾個重大問題上,最近引起島內中間選民強烈不滿。
一是對美國開出的高關稅的應對不力。在特朗普首次提出對臺征收25%對等關稅的時候,賴清德宣布對美國實行零關稅,討好美國。結果近日傳出,美國準備對臺灣征收35%的高關稅,正好又趕上了“反罷免”投票,嚇得賴清德當局現在封鎖消息,遮遮掩掩,不敢公布這一情況。
第二是日前強臺風登陸臺灣,引發巨大的災情。賴清德當局不僅沒有采取有力措施抗災,還在拼命地宣傳“大罷免”,攻擊主張與大陸改善關系的人是“親中賣臺”。
國民黨籍民代王鴻薇面對媒體對此提出質疑,對于像民進黨內部在中國大陸去經商,去“賺紅錢”,那請問一下,這是不是“親中賣臺”?
尤其是民進黨的一些支持者“青鳥”,還說什么“大罷免就是救災”,導致老百姓十分不滿,臺灣民眾批判賴清德當局是“不干正事 ,光搞內斗”。
7.26“大罷免”到底能罷掉幾個人,有待繼續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