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華盛頓突然傳出一則耐人尋味的消息:美國商務部悄然為芯片巨頭英偉達和AMD敞開了對華銷售的大門。
就在幾周前,特朗普政府還堅稱“限制對華芯片銷售的政策不在討論范圍之內”。這種戲劇性轉變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答案似乎指向一個迫在眉睫的談判桌——美財長貝森特已公開預告,未來數周將與中方官員進行第三輪關鍵會談。
當8月12日中美關稅豁免大限步步逼近,特朗普政府不惜以核心科技籌碼下注,這場博弈的籌碼已遠超芯片本身。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資料圖)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7月7日接受CNBC采訪時釋放的信號值得玩味。
他明確表示:“我將在接下來幾周某個時候與我的中國同行會面?!彼匾馓峒敖衲?月日內瓦會談與6月倫敦會談的“高度尊重”氛圍,并透露美方有意將雙方合作“從貿易擴展到其他領域”。時間窗口的敏感性不言而喻——美方主動提及需避開中方8月重要會議安排,談判地點也可在第三國靈活選擇。這種罕見的遷就姿態,在特朗普政府處理全球貿易關系的歷程中實屬異數。
芯片解禁的突然轉向,成為觀察美方底牌的重要切口。
7月15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在中國宣布:“美國已批準H20芯片銷往中國?!睅缀跬瑫r,AMD也證實收到商務部通知,其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MI308芯片進入許可審查程序。
要知道,這項出口限制曾讓AMD預估損失高達8億美元。政策逆轉背后,黃仁勛在訪華前密會特朗普的動作已顯露端倪——當技術封鎖既未能扼殺中國芯片產業,反而促使中國加速技術自主,特朗普的“B計劃”開始浮出水面:與其在芯片領域繼續“雙輸”,不如以此作為換取經貿利益的談判籌碼。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此刻的讓步并非偶然。時間壓力與經濟現實正形成雙重倒逼。
5月日內瓦會談后達成的90天關稅休戰期,將于8月12日迎來最終節點。貝森特近期不斷安撫國內企業界“不要擔心最后期限”的舉動,恰恰暴露了美方對談判破裂的深度焦慮。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在公開講話中對華芯片競爭的口風突變,不再揮舞大棒,反而強調要“非常友好”地競爭。
巴西總統盧拉曾一針見血指出:“特朗普只尊重展現堅定立場的談判方。”當中國在貿易戰中始終巋然不動,美方工具箱里的籌碼日益見底。
特朗普的“全球關稅戰”新策略,更印證了其對華策略受挫后的轉向。
他在近期講話中露骨宣稱,可能對所有較小國家征收統一關稅,“至少對100個國家商品征收超10%關稅”。這種“捏軟柿子”的戰術轉移,本質上是對中國這塊“硬骨頭”久攻不下的妥協。當高科技封鎖、關稅大棒相繼失效,重啟對話成為唯一現實選擇。
正如美方主動放行芯片所揭示的——為了換取中方在貿易領域的進一步合作,特朗普政府不惜松動其視為國家安全命脈的科技防線。
特朗普(資料圖)
梳理三輪談判的脈絡可見清晰的戰略演進:5月日內瓦會談聚焦于落實元首共識取得實質性進展;6月倫敦會議達成了解決彼此經貿關切的具體措施框架;如今即將到來的第三輪談判,芯片解禁已成擺在桌面的“誠意金”,但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美方在農業采購、市場準入等傳統議題上的要價,必將與中方在技術解禁、公平貿易等核心關切形成復雜博弈。而特朗普在關稅大限前顯露的急躁,無形中強化了中方的談判地位。
從日內瓦的破冰到倫敦的框架構建,再到即將展開的第三輪博弈,中美經貿關系正經歷深刻重塑。
美方從芯片封鎖的強硬立場急轉至主動“松綁”,甚至不惜在談判時間地點上遷就中方,其背后的戰略焦慮已表露無遺。這場談判不僅關乎8月12日的關稅命運,更將決定兩國是走向“非常友好的競爭”,還是重回全面對抗的老路。
當特朗普政府拿出被視為“血本”的科技籌碼時,一個清晰的信號已然浮現:在與中國這樣的對手交鋒時,任何單邊施壓終將撞上堅固的基石,唯有平等協商才是通向未來的唯一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