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安偉 張馨月 通訊員 宋躍偉 文/圖
清晨,巍巍嵩山腳下
登封嵩正中醫院
診療大廳里
艾草與薄荷的清香隨風浮動
每日免費為患者提供的
藥草茶不間斷“上新”
電子大屏上中醫師
傳授八段錦的視頻準時播送
動作舒緩如行云流水
診室內
醫師或手持銀針
指尖輕捻間
患者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
或三指輕搭患者腕部
凝神細察
提筆寫下藥方
走廊兩側
古樸的中藥柜
與電子健康大屏相映成趣
在登封嵩正中醫院,傳統與現代交融,中醫藥文化正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深植于每一寸空間、每一次診療、每一顆人心。
01
現場感受
從千年藥香到中醫溫度的傳承傳遞
走進登封嵩正中醫院,6.3萬平方米的院區宛如一座中醫藥文化博覽館:從大廳的“四時用藥法”到集聚名老中醫的“嵩正特色診療中心”,從五音療愈室的古琴悠揚到藥膳坊飄出的黃芪雞湯香氣,中醫藥元素無處不在。
“我們想讓患者一進門就感受到中醫的‘溫度’。”醫院宣傳科主任霍延軍介紹說,醫院特意將艾灸堂設計成禪意風格。小兒推拿室里,醫師用“捏脊”手法為患兒調理脾胃,藥柜上,整齊地擺放著古典中藥容器,盛裝著醫生調配的穴位貼敷散劑:積食散、化痰散、腹瀉散、如意黃金散等。
醫院定期舉辦膏方節、中醫藥文化市集,目前已連續開展將近50期中醫藥文化小市集,將二十四節氣和登封民俗融入中醫藥文化,從登封嵩正中醫院院內到棋盤山公園、各大武校、居民社區,服務近5萬市民。市民可免費辨識體質,品嘗定制膏方和中藥茶飲,體驗耳穴壓豆、揉肚推拿等中醫非藥物療法等。
登封嵩正中醫院建于1982年,是一家中醫特色優勢突出、綜合服務能力完善的三級中醫(綜合)醫院。醫院開設有內科、外科、針灸科、頸肩腰腿痛科等專業科室53個,提供24小時云問診服務,可連線北京知名三甲醫院名醫遠程視頻會診,在登封就能看名醫。
02
中醫薪火
“寶藏醫生”薈萃“觸屏可達”
“你這病不是啥大問題,放寬心。”一走進名中醫王順治工作室,便聽到親切的登封口音。70多歲的王老先生正為一位患者把脈,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瞬間緩解了患者的緊張心情。
作為全國基層名老中醫、鄭州名中醫,當地知名的中醫專家,王順治行醫50余載,憑借精湛的醫術和仁厚的醫德,贏得了患者的廣泛信賴,他的診室總是充滿歡笑與溫度。
“很多病與‘心病’有關,醫生一句話就能讓人卸下包袱。”他堅持每天接診70個患者,盡管號源緊張,但他總會為急癥患者留出加號機會。
王老先生心系中醫藥傳承,定期開展義診活動,并帶教青年醫師。他說:“中醫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貝,我們要用真心把它傳下去。”
王老先生的故事只是該院醫者群像的一個縮影。清晨八點半,骨傷科診區早已排起長龍,患者們等候的是從醫30年、累計正骨超15萬人次的登封嵩正中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張文杰。作為全科醫學副主任醫師,他的新醫正骨手法使眾多脊柱關節病患者免于手術之苦。
中醫內科診室里,登封市首屆名中醫吳英舉的脈枕旁總是放著厚厚的病歷本。這位深耕中醫20余載的副主任醫師,擅長用經方治療疑難雜癥。
在這家擁有1065名員工的醫院里,上述“寶藏醫生”并非個例。醫院通過“名醫傳承工作室”“青苗培養計劃”等舉措,構建起老中青三代銜接的人才梯隊,有高級職稱111人、中級職稱318人,還擁有全國基層名老中醫1人、鄭州市名老中醫1人、鄭州市名中醫2人。
在門診大廳,一塊醒目的醫師公示一覽表吸引著患者的目光,上面不僅詳細介紹了每位醫生的專業特長,還貼心地附上了聯系電話。“患者一個電話就能找到我們,中醫的‘望聞問切’也能‘觸屏可達’。”嵩正中醫院副院長范春曉說。
03
文化深植
從“禪武醫”到“自然療法”的創新探索
今年5月13日,一所現代化醫養機構登封嵩正醫養院正式開診。它和登封嵩正中醫院都隸屬于嵩正健康科技集團。
嵩正醫養院是以登封嵩正康復醫院為載體,將醫療服務技術與養老保障模式有效結合,以腫瘤康復、心腎康復、運動骨傷康復、高端養老和老年康旅五大中心為基礎,將醫療服務技術與“共創共享·免費醫養”的養老保障模式有效結合,打造國內一流的醫、養、康相結合的老年保健養老綜合服務體系。
據醫養院執行院長劉朝陽介紹,“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從傳統治療向預防、康復與健康管理轉變,支持醫養結合發展的政策不斷出臺和升級。作為少林“禪武醫”文化的傳承基地,登封嵩正醫養院依托三級中醫(綜合)醫院的雄厚資源,以“治未病”理念為核心,獨創的扶正自然療法融合中醫經絡理論與現代醫學,嵩正醫養院將中醫養生文化融入養老服務全場景。
在嵩山辟谷靜修營,患者通過“藥膳+導引術”調理代謝,“瘦身、療愈、內觀、照見”;在五音療愈臨床研究基地,用宮商角徵羽對應五臟,配合針灸治療失眠;在嵩正廚房,這里提供甄選的各種廚房用的好水、好油、好鹽、好面,還提供各種藥膳饅頭、藥膳餃子、藥膳煲湯,主打藥食同源和現代營養均衡的融合;在嵩醫本草區,中醫藥“牽手”時尚飲品和中藥點心,推出中藥養生茶飲、中藥咖啡、中藥冰淇淋、藥膳糕點、藥膳面包,還有荊芥抹茶冰淇淋。
不僅如此,醫養院推出康旅客房(白天登山、晚上推拿泡腳),以星級賓館的建設標準,提供推拿、艾灸、拔罐等養生服務,在這里真正感受到每口呼吸都是療愈、每步風景都是良藥。
此外,嵩正醫養院還建設有中醫草本調膚館、針灸館、推拿按摩館、沉香館、靜書吧、茶藝室等各種中醫特色療養室。
在醫養結合的基礎上,嵩正醫養院創新性地推出“共創共享?免費醫養”健康消費模式,打造多方共享互聯網平臺,使健康資產數字化,撬動二次健康消費,會員在加油站、酒店、商超等合作商家消費時,每一筆支出都能轉化為健康積分。
04
未來藍圖
讓中醫藥文化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我之前睡眠一直不好,嘗試了很多方法都效果不佳。來到登封醫養院后,醫生根據我的體質,采用了針灸和中藥調理相結合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睡眠質量明顯改善。在治療過程中,我還學到了很多中醫養生知識,現在自己會注意日常的飲食和作息調理。” 一位患者展示著手機里存儲的“個性化養生方案”。在慢病管理診療室,像他這樣的“中醫粉”不在少數。
“醫養院投資5億元、醫療床位300張、康養床位600張,硬件只是基礎,中醫藥文化才是靈魂。”同時擔任醫養院院長的張文杰談及醫院未來發展時提到,醫院探索的“共創共享·免費醫養”模式正嘗試突破傳統醫療邊界,通過健康消費數字化、居民參與養生課程、藥膳定制等積累“健康資產”,最終實現“少花錢、不花錢”的良性循環。
下一步,醫院計劃聯合文旅推出“康旅路線”,讓游客體驗采藥、制藥、療愈全流程。“中醫藥文化不僅能治病,還能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甚至帶動一方產業。”張文杰說。
孝敬父母
訂一份大河健康報
發行熱線
0371-65798768
258元 健康帶回家
各位新老讀者:
因為微信公眾號文章推送規則的改變,導致很多粉絲無法第一時間接收到最新文章。為防丟失,建議您:
1.點開大河健康報(id:dhjkb999),點擊右上方“三個點”(???)
2.點擊“設為星標”
3.出現“黃色星標”后,以后文章都會第一時間發送到您的手機。
關注大河健康報,求醫問藥健康防治全知道。
動動小手,每個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
溫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進群咨詢獲取醫藥健康知識、健康管理、尋醫問藥等健康服務,掃碼入群,獲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麗娜
統籌丨安 偉
編輯丨劉廣輝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 轉載請聯系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