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不少人卻被一種 “隱疾” 纏上:剛從悶熱的戶外鉆進空調房,胳膊上就冒出一片紅疙瘩;冰奶茶喝到一半,腿上突然癢得抓心;晚上躺進被窩,后背像有小蟲子爬……這其實是夏季高發的 “暑濕夾風型蕁麻疹” 在作祟!
在中醫看來,夏季暑氣蒸騰、濕氣彌漫,人體毛孔處于舒張狀態,就像給邪氣開了 “方便之門”。如果貪涼猛吹空調、冰飲不離手,或是出汗后對著冷風直吹,很容易讓衛氣 “失守”。此時,暑濕與風邪趁機勾結,在皮膚表層 “作亂”,堵塞氣血運行,蕁麻疹自然找上門。
這類夏季蕁麻疹有個明顯特點:皮膚突然冒出紅色或淡紅色風團,癢得鉆心,一遇熱就更厲害。仔細觀察還會發現,患者常常口干卻不想喝水,胸口發悶、肚子脹,大便黏在馬桶上沖不干凈,舌頭伸出來一看,舌苔又黃又膩——這都是 “風濕熱邪堵在皮膚,脾胃運化出了問題” 的信號。
別擔心,今天皮膚科專家殷新主任就給大家分享一款專為夏季蕁麻疹調配的 “清暑祛風飲”,幫你疏風清熱、除濕止癢,安穩過夏天!
清暑祛風飲
成分:荊芥、防風、蟬蛻、白鮮皮、地膚子、黃芩、苦參、茯苓、生甘草。
功效:
荊芥、防風、蟬蛻:這三味是 “止癢鐵三角”,合力疏風解表、透疹止癢,風團和瘙癢能很快緩解;
白鮮皮、地膚子、苦參:專攻皮膚濕熱,像 “清潔劑” 一樣把皮膚里的濕邪熱邪清出去;
黃芩:像 “滅火器”,能把體內攢的暑熱徹底撲滅;
茯苓:幫脾胃 “干活”,增強運化能力,從根上減少濕氣產生;
生甘草:調和所有藥材,保護脾胃,讓藥效更溫和。
(每個人體質不同,中醫辨證施治講究一人一方,須在醫生辨證后加減配伍。)
除了用藥,日常調理也很關鍵。夏季預防蕁麻疹,要少碰冰飲、冰西瓜,空調溫度別調太低,出汗后及時換干爽衣服;飲食上少吃辛辣、甜膩食物,避免加重濕熱;每天抽 10 分鐘散步,能增強體質,讓衛氣更 “堅固”。
●若蕁麻疹持續不愈、伴有發熱、呼吸困難或腹痛等癥狀,需及時就醫;
●此方偏寒涼,脾胃虛寒、體質較弱者,務必在中醫師指導下調整用藥;
●夏季預防蕁麻疹,關鍵要避免貪涼飲冷,保持居住環境干爽,出汗后及時擦干,適當運動增強體質,提升衛外功能。
夏天本是該暢快的季節,別讓蕁麻疹擾了好心情。按對方法調理,才能擺脫瘙癢,清爽過一夏~覺得有用,就轉發給正被蕁麻疹折磨的朋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