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柵板突然斷裂,6個大三學生瞬間掉進浮選槽。47分鐘后被救起時,6個年輕生命已經沒了。東北大學這場參觀,怎么就成了絕路?
一大早刷到南方都市報這個新聞,心里特別難受。
這件事發生在7月23號上午,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學生們正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參觀實習。本來是很正常的專業實踐課,誰能想到會變成這樣?
當時他們正在學習浮選工藝,腳下的金屬格柵板毫無征兆地脫落了。6個學生和1名老師一起墜入浮選槽,只有老師幸存。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浮選槽到底是什么樣的地方。
我查了一些資料,這玩意兒簡直就是"死亡陷阱"。想象一下五六米深的大坑,里面不是水,而是磨碎的礦石、化學藥劑和水調成的粘稠礦漿,黏得像剛熬好的瀝青。密度比水大得多,人掉進去就像被一只無形的手按進泥潭,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
掉進去的人會同時承受化學腐蝕、礦料摩擦、機械攪拌三重傷害。"溺亡"這個說法已經算很體面了。
礦漿密度比水大很多,人掉進去根本浮不起來。有些浮選槽溫度還能達到60℃,那就是被活活燙死。
原來格柵板下面是這樣一個恐怖的地方,難以想象當時學生們的心情是多么的絕望和無助。
專業學生們也對此事發聲,說一旦掉入其中,幾乎不可能有生還的可能。
這次事故公布的直接原因是格柵板斷裂。
但有工程師做過測算:按行業標準,這種格柵板每平方米應該承受250公斤重量。6個學生總重不超過500公斤,分散站立完全在安全范圍內。
那為什么還會斷?
答案可能只有一個:長期腐蝕導致結構失效。
這就很諷刺了。浮選車間這種地方,平時基本不讓普通人上去走動,更別說一堆學生聚在一起。參觀時到底有沒有人提醒風險?有沒有人檢查過格柵板的安全狀況?
更諷刺的是什么呢?
這家企業今年2月還專門發文說更換了浮選車間的格柵板,7月11日剛開完安全生產會議。結果12天后就出了這么大的事故。
說什么好呢?
中國黃金集團的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洲,就是東北大學畢業的。以前有個黃金學院,后來被東北大學合并了,全國搞貴金屬的很多都是那里出來的。
這種聯系讓整件事更讓人心痛。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會有人選地礦專業。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業有保障。本科畢業就有工作,去非洲、去偏遠礦區,錢確實好賺。
選這個專業的學生,要么是主動選擇,要么是被調劑過來的。大部分家庭條件都不太好,農村孩子特別多。他們想的就是早點畢業,早點賺錢,給家里減輕負擔。
而且這些學生的父母大多45歲以上了,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
你想想,一個農村家庭,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能考上985大學的孩子,寄托了多少希望?馬上就要大四了,眼看著就要畢業工作了,結果卻是這樣的結局。那些父母得多絕望?
這種事故本來完全可以避免。
格柵板的腐蝕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肯定有征兆。安全檢查如果真的到位,怎么可能發現不了?
還有參觀路線的設計、人員的分散、安全提醒,哪一個環節做到位了,都不會有這樣的悲劇。
6個年輕的生命,就這么沒了。
他們本來應該有光明的未來,應該用專業知識為國家建設做貢獻,應該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現在什么都沒有了。
我不知道該怎么安慰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也不知道那位幸存的老師以后該怎么面對這件事。
但我知道的是,這樣的悲劇絕對不能再發生了。
每一個工業企業,每一個實習基地,都應該把這件事當成警鐘。
安全生產不是寫在紙上的口號,不是開會時的表態,而是要真正落實到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
特別是涉及學生實習的地方,更要慎之又慎。
這些孩子是來學知識的,不是來送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