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
抗戰期間,安徽籍烈士豆得珍、鄭德奎、何明朱、王天益、衛大奎殊死奮戰,把生命永遠定格在最美的青春年華。如今,烈士們長眠在長治市武鄉縣八路軍烈士陵園。7月21日,大皖新聞記者聯系到山西晚報·山河+記者,這5位烈士中除豆得珍的后人已經找到外,其他4名烈士的后人至今沒有找到,希望晉皖兩地聯動,共同為葬在這里的安徽籍英烈尋親。
投身報國埋骨武鄉
7月7日,大皖新聞推出“山河銘記——為烈士尋親”特別報道,聯合多家媒體共同發布烈士尋親信息,面向全社會征集線索,讓英烈們早日“回家”。
大皖新聞記者聯系武鄉縣八路軍烈士陵園有關負責人后得知,由于年代久遠,園內保存的安徽籍烈士信息并不多,目前整理出的有4位:
鄭德奎是安徽六安五家儉人,1912年生,1930年參加革命,三八六旅六連連長,1938年在武鄉長樂戰斗中犧牲;
何明朱出生年不詳,安徽六安人,1932年參加革命,青年縱隊一營營部管理員,1938年在武鄉長樂戰斗中犧牲;
王天益是安徽六安九區六鄉椿樹店人,1929年參加革命,三八五旅八連副排長,1940年在武鄉南關戰斗中犧牲;
衛大奎是安徽大湖縣武家村人,四十八團二連戰士,生卒年代不詳。
“1938年4月,武鄉縣發生了長樂急襲戰,有許多抗日烈士長眠于此,其中鄭德奎和何明朱就是在這里犧牲的?!蔽溧l縣八路軍烈士陵園負責人劉曉維說,1940年5月,八路軍一二九師三百八十五旅主力在武鄉縣分水嶺鄉南關村,打響白晉路破擊戰,王天益烈士就是在南關戰斗中犧牲的。
讓英魂歸鄉是共同心愿
大皖新聞記者此前分別聯系了安徽省六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六安市金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和太湖縣退役軍人事務局。
六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說,系統未查詢到烈士鄭德奎、何明朱的相關信息。
太湖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太湖縣在以前又叫“大湖縣”,所以衛大奎烈士可能就是太湖人,但工作人員通過查找摸排,也并未找到有關衛大奎烈士的有效信息。
王天益烈士的籍貫顯示,他是安徽六安九區六鄉椿樹店人,但現在的六安并無“九區六鄉”這一地名。
六安金安區中店鎮椿樹崗村支部委員晁勝平說,王天益墓碑上記載的“椿樹店”很可能就是現在的“椿樹崗村”,“我通過查找資料和問村里老人知道的?!标藙倨秸f,現在還沒找到王天益烈士的后人,“我準備查一下村里的族譜,看看有沒有更多的信息。”
“這幾位烈士都是在抗日戰爭中保家衛國犧牲的,我們也想讓他們的后代知道他們安葬在什么地方,最起碼有個歸宿。”正如武鄉縣八路軍烈士陵園負責人劉曉維說的,要尋找到烈士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去做,就有希望。
80多年里,鄭德奎、何明朱、王天益、衛大奎埋骨異鄉。他們生前為報效國家奔赴疆場,最終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路途遙遠、時間漫漫,因為各種原因,他們的墓碑前雖有鮮花祭奠,卻無親人祭拜。
為此,山西晚報與大皖新聞聯動,共同尋找4名烈士親屬,希望通過兩地媒體的力量,早日幫長眠在三晉大地的烈士們找到家鄉親人。
“如今山河無恙,為烈士尋親,讓英魂歸鄉是我們的共同心愿。有相關線索的讀者朋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0551-62639900,提供烈士尋親線索和信息,我們共同用心、用情照亮英烈‘回家’路?!贝笸钚侣動浾哒f。
有這4位烈士后代相關信息的尋親志愿者和相關組織,也歡迎與山西晚報聯系,聯系電話0351-4281303。
來 源:山西晚報·山河+記者 張婉
責任編輯:秦小茜
校 對:張曉燕
值班主任:費 煜
值班編審:劉子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內容及圖片視頻如涉及侵權等問題
請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