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于《彩村抗戰回憶錄》:
1944年八,九月間,日軍為打通所謂的“南北交通線”,發起對廣西的第二次入侵,由于受到我方軍隊的抵抗,一時間,在桂林,柳州一帶膠著下來。這就是史書中所說的“桂柳會戰”,日方資料稱為“廣西會戰”。
為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也為了支援柳州一帶的戰事,鬼子從廣東方面又增派近二萬人,分水陸二路西進廣西,會師桂平,再北上柳州與前敵會合,由此,桂平地界遭受到了長達七八個月的鬼子入侵。
彩村抗戰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彩村,這是民國時期的一個舊名,即今天社坡鎮理竹村。
彩村田多林廣,水源充足,相對來說物產豐富,農作物也容易生長,所以也是桂平的一個“糧食生產基地”,“魚米之鄉”。
也正是這個原因,1944年中秋節那天,已經到達駐扎在木樂的一隊鬼子,為補及軍需,派出部隊四出搶糧。
其中一支30余人的鬼子騎兵就來到了彩村。
因為鬼子來得突然,得到消息的彩村村民慌忙出逃到周邊山嶺,避免了一次慘案。但仍然有一些來不及避走(主要是老人),或是種種原因錯過時機的村民,被鬼子所虐殺,村中財物被洗劫。
這也是鬼子第一次到彩村。
面對鬼子襲村制造的暴行,激起彩村人民極大的憤慨。本村以莫姓人家為主,就在第二天,八月十六,莫氏族老組織起全村400多男丁在公祠開會,一致決定組織起抗日自衛隊保衛家園。
彩村莫氏為主的自衛隊,采用的籌備方式和周邊地區的自衛隊差不多,本村男人為主力,上至五六十,下至在讀學生;以全村宗族祠產租谷(古代宗族的一種管理模式),為運營資金(當時存糧6萬余斤),用于買槍支彈藥,日常開銷,撫恤等等。
九月初八,鬼子第二次向彩村進犯。
因為第一次到村時,鬼子沒受到抵抗,所以這第二次來就放松了警惕。他們進入彩村周邊就被彩村自衛隊的崗哨發現,并回報了村里。村里自衛隊領導研判后,決定與敵“干一場”。馬上組織起50多人前往鬼子過來的路段打伏擊。
來的鬼子有20余人,就軍事素養來說,還是有基礎的,在被彩村自衛隊襲擊后,能快速作出反應,加上手上武器裝備相對高端一點,彩村自衛隊還不是鬼子的對手,最后讓這隊鬼子逃了。
九月十七,吃了點虧的鬼子不甘心失敗,又出了100多人再入彩村。這一百多鬼子分成東,西,南三路進發彩村,使得彩村自衛隊也只能分開迎擊。
鬼子至底是占了武器裝備,軍事訓練素養的光,雖然人數不占優,卻也能略勝彩村自衛隊一籌。最后占領了彩村。本來說鬼子要燒村的,并且已經把村里的一些草料之類堆在各家各戶里,但傍晚的時候,盟軍飛機來了。
盟軍飛機怎么會關注到這小小的彩村,又知道這里有一場戰斗呢?
其實是因為村里有人有機會向外求救,正好有莫家子弟在當時梧州的南方電話局上班,他接到老家人的求援,就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馬上向盟軍司令部報告。而盟軍也愿意派飛機來,這就有飛機支援彩村的事了。
不過,盟軍支援的飛機并沒有給彩村的局勢帶來很大的改變,倒是這里的槍聲,這里的求援信號給到了周邊十里八鄉, 附近盤龍(村名),理端兩地的自衛隊聞訊前來救援,鬼子一時間看不清我方援軍具體情況,沒來得及點火燒村,就只能撤出彩村,往駐點撤去。
“敵退我進”,鬼子的撤退,各自衛隊就跟著追擊,據目擊者回憶,鬼子是帶著14個擔架的死傷人員撤退的,而自衛隊也有數人在追擊中陣亡(包括兩位奮勇當先的自衛隊隊長)。
彩村之戰,在這里敘說簡單,形容的不緊張,也沒體現出什么戰績,但這份抗日熱情,保家衛國精神卻是很值得后人所銘記的。
讀史知今,宣傳廣西各地歷史人文,展示地域風貌,講述廣西的舊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