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芝麻
編輯|檸檬
今年的暑期檔,差點意思。
大鵬執導并主演的《長安的荔枝》算是口碑不錯、票房勢頭大好的影片,但目前影片累積票房僅有3.26億,預測票房還不到7.66億,連10億都難以的超過。
但還有一部影片,也沒有預期中那么受歡迎——《你行!你上!》。
在《邪不壓正》后,時隔七年,姜文又帶著新作回歸。
上映七天,票房才8000多萬,甚至比不過同期的動畫電影《羅小黑戰記2》。
影片豆瓣開分6.7,成為了姜文所有影片中的最低分。
這部影片的票房為什么這么慘烈?
01“流水賬”影片,頂級浮夸
《你行!你上!》的劇情并不復雜,以知名鋼琴家郎朗的成名經歷改編,講述了他在父親郎國任(姜文飾)的陪伴下離家求學,輾轉于國內外,最終實現音樂夢想的故事。
看完這部影片,如果想和其他人聊起劇情,都無從談起。
整部電影的敘事,一個字就能夠概括——平。
郎國任身兼保姆與保安的職責,陪兒子拜師求學,從沈陽拿第一,到北京拿第一,再到德國、美國拿第一。
144分鐘的影片中,每隔一會就會傳出一聲“爸!我考上了”,而畫面配上的就是郎國任舉著相機記錄的笑臉,像是陷入了一場無限循環。
影片截取的郎朗與郎國任的父子沖突作為開場,在中期交代這場沖突的前因后果。
這已經是影片中勉強算得上懸念的設計。
除此之外,沒有起承轉合,只有平鋪直敘,將主角的人生關鍵節點拼湊在一起,一條路走到黑。
如此平淡的劇情,居然還被拍出了極為吵鬧的效果。
夸張的場景、密集的臺詞,讓影片中的所有人看起來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
比如到北京后的父親對著車大吼,還有為了簽合同爭吵的橋段,大量的臺詞中夾雜著少量的有效信息。
其余模棱兩可的內容,大概就是姜文導演的“隱喻”吧。
影片中迅速的鏡頭剪切,角色說一句臺詞的時間,能切換到好幾個人物的狀態,眼花繚亂。
看完整部電影,給了人暈車一般的感受。
還有姜文極具特色的聲線,配上蹩腳的東北話,相當違和,這么生硬還不如直接講普通話。
02風格過時,主次不分
姜文的電影一直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黑色幽默、超現實場景、符號化意象。
而將這些特征體現得最明顯的影片,就是《讓子彈飛》。
相信不少觀眾都看過這部影片分析,幾乎每一個影視博主都會有一篇文章或一個視頻,是對這部影片的分析。
似乎引經據典,挖出其中的隱喻,就是能證明姜文影片的含金量。
但是這部《你行!你上!》的票房、口碑卻在闡述一個新的事實,姜文這一套,在當下行不通了。
首先,姜文從前的作品,幾乎都有著濃濃的年代感,比如《讓子彈飛》中架空的鵝城,即使具體的年代沒有說明,也給人一種時間久遠的朦朧感。
所以哪怕是略顯荒誕的故事,也能被講得繪聲繪色,仿佛是真實存在。
但這部《你行!你上!》以真實人物事跡改編,講述的是不少人熟知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真實的故事也變得假了。
其次,無論什么樣的故事,敘事邏輯都應該首先保證敘事邏輯,故事流暢、條理清晰,在這個基礎上添加隱喻,才是錦上添花。
而這部新片中,明面的故事簡單、直白,藏不住底層的內涵,但導演偏要通過鏡頭、臺詞,將電影變成一場解密游戲。
如果連表面的故事都講不好,又何談深層的含義,而為了內涵而犧牲電影的觀感,更是本末倒置。
觀眾自然不愿意為這樣的影片買單。
03結語
從《讓子彈飛》到《邪不壓正》,再到這部《你行!你上!》,明顯能看出姜文的影片越來越強調獨特的風格、形式,而非故事本身的現實性。
國產電影市場需要有創造力的導演,但是導演賦予影片的個性,不是影片質量下滑的擋箭牌。
在這部新片中,被過度解讀架空的現實,顯得不倫不類,即使影片的演員陣容集齊了胡歌、葛優、馬麗、于和偉、王傳君等演員,但全明星陣容在這個故事中卻無比蒼白,支撐不起電影的票房。
電影不是曲高和寡、束之高閣的藝術,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平衡,才是主創亟待解決的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