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籃球這陣子,多少有點讓人心里堵得慌——U19男籃成績不理想,U19女籃又因陣容調整痛失核心,亞洲杯女籃還在主場意外折戟,球迷早就憋了一肚子勁,這時候“大學生女籃在德國大運會連克日本、波蘭進決賽的消息,確實像一口氣順著喉嚨沖出來,多少帶點“終于輪到我們揚眉吐氣的味道。
先說比賽,半決賽遇上波蘭,71-67,看比分就知道不輕松,場面也確實夠膠著,開局中國隊內線優勢明顯,劉禹彤手感在線,前幾分鐘攻防兩端都給了波蘭隊不小壓力,15-7,開場一波小高潮讓人以為會很順,可惜對手不是吃素的,波蘭隊一個5-0縮小分差,首節結束中國隊也就領先4分,這種起伏,誰心里都懸著。
第二節中國隊手感突然熄火,波蘭隊抓住機會反超,半場結束中國隊反而落后7分,這一下子,觀眾席和網上評論區肯定有點慌了,畢竟“逆風球這詞放在中國籃球身上,大家都怕看到熟悉的劇本重演,但下半場中國姑娘們給了回應,11-0,直接把比分拉了回來,期間對手也不是沒還手,反超、追分、拉鋸,雙方都把能用的招兒都甩了出來,三分雨、內線強吃、快攻反擊——說實話,看得人心跳加速,最后常規時間62-62,直接拖進加時,這種關鍵球、關鍵回合,中國隊能頂住壓力最終拿下,真不是光靠運氣。
其實不少球迷關心的,不只是這場比賽怎么贏的,更在意“這幫大學生女籃,和前陣子在亞洲杯、U19打得七零八落的中國隊,到底有啥不一樣。這場球沒什么大牌球星,核心張子宇還在成年組,剩下的基本是靠團隊、靠執行力、靠臨場的韌勁,像劉禹彤這種表現穩定的球員,算是撐起了場面,但整體上,還是靠大家一塊咬下來的,這種局面,挺像咱們小時候看老國字號女籃,沒那么多光鮮亮麗的名氣,但場上一個個狠勁不輸誰。
順便說一句,上一場淘汰日本隊,球迷都知道這是“亞洲杯復仇,75-70,憋著一口氣把日本隊送回家,社交媒體上一堆“點贊回懟,大家都懂,這些年日本女籃在亞洲賽場的壓制讓中國球迷很有“心理陰影,這次大運會女籃幫忙“出口氣,雖然只是大學生層面,意義還是不小,至少輿論場上不是一直被“對噴了。
但問題也擺在這兒:為啥這批女籃能打出氣勢,成年組和青年組反而“擺爛了?一個是陣容和分工的確受影響,像U19女籃本來有張子宇坐鎮,結果為保成年組亞洲杯成績被調走,直接導致實力大減,最后只能拿到第11,歷史最差成績,成年組亞洲杯也沒守住主場,半決賽被日本掀翻,第三名收場,這一波操作讓網友直接“炸鍋,官方也沒太多說法,球迷心里難免打鼓。
再說回大運會這場球,除了比分膠著,場面其實也有不少細節值得琢磨,比如中國隊在加時賽的冷靜,沒有因為被反超慌亂,反而頂住壓力連續得分,防守端也沒有犯錯,這種心理素質,可能就是比賽經驗和集體氛圍的積累,反觀波蘭隊,關鍵回合連續投丟,最后只能接受被淘汰的結果,場邊鏡頭給到中國隊一波擁抱慶祝,氣氛非常真實,畢竟最近中國籃球太需要這種“正能量了。
當然,冷靜下來想想,大運會畢竟跟成年組世界大賽不是一個量級,大學生賽事有含金量,但和國際籃聯體系的核心賽事還是有區別,這場勝利能給中國籃球帶來多少實際轉變,沒人敢下結論,不過起碼說明一點:只要體系合理、用人得當、場上肯拼,中國女籃還是有底子的,不至于一直被外界唱衰。
最后說說未來,這批大學生女籃進決賽是好消息,但別忘了,成年組、青年組的“掉鏈子問題還在,人才斷層、資源分配、體系建設這些老問題沒解決,贏一場球只能算提氣,不能靠一時的“揚眉吐氣就忘了前面的教訓,接下來無論是大運會的決賽,還是之后各級別賽事,中國籃球都得拿出更系統的應對辦法,別讓球迷一邊“點贊一邊又被“打臉。
這場勝利讓中國球迷懸著的心落下一半,至少證明了中國女籃沒到“擺爛到底的地步,但要想徹底翻身,還得靠整個體系扎實發力,別再讓“逆轉變成唯一的希望,而是讓穩定和自信成為常態,這樣的中國籃球,才配得上所有球迷的支持和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