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一起出鏡期間,特朗普狂噴民主黨人,并指控奧巴馬等人犯下“叛國罪”,有試圖發動“政變”的打算。
這事兒的來龍去脈,還得從兩黨那點舊恩怨說起。奧巴馬當政時,特朗普就沒少跟他對著干,從“出生證明”爭議到醫保法案,幾乎是針鋒相對。
后來“通俄門”調查,奧巴馬時期的情報部門和司法部是主力,特朗普一直覺得那是對他的“政治迫害”。
現在他翻舊賬,說奧巴馬搞“政變”,簡單來說就是把當年的調查重新包裝成“陰謀論”,好讓自己的支持者覺得,他當年受了多大委屈。
但美國法律可不是鬧著玩的。憲法里寫得明明白白,叛國罪得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對美國宣戰,二是依附敵人、給予幫助。歷史上真正能定上這罪的,掰著手指頭都能數過來。
而特朗普說奧巴馬“政變”,可連個像樣的證據都拿不出來——他嘴里的“證據”,無非是把當年“通俄門”調查里的一些流程爭議,硬說成是“陰謀”,這在法律上根本站不住腳。
那特朗普為啥非要揪著這事兒不放?看看他最近的處境就明白了。
共和黨內部因為議長人選鬧得不可開交,眾議院好不容易選出來的麥卡錫,沒干幾個月就被罷免,創下美國歷史紀錄。
他自己呢,官司纏身,佐治亞州的選舉干預案還沒了結,紐約的民事欺詐案又判了他賠償幾個億。這時候不找點“大新聞”轉移注意力,支持者的熱情難免會降溫。
而把奧巴馬拉出來當靶子,既能勾起保守派對民主黨“深層政府”的不滿,又能塑造自己“對抗精英”的形象,簡直是一舉兩得。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美國的政治生態,兩黨斗到這份上,拿“叛國”說事兒早就不是新鮮事。
奧巴馬任內,共和黨議員就曾罵他“背叛美國利益”,因為他推動的伊核協議;特朗普上臺后,民主黨也沒少給他扣“通俄”的帽子。
但像這樣直接在外國領導人面前,把前總統往“死刑”上逼的,還真不多見。
這背后,是美國選民分裂的現實——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62%的共和黨人認為民主黨“對美國價值觀構成威脅”,而58%的民主黨人對共和黨也是同樣看法。
特朗普就是吃準了這種分裂,才敢把話說得這么絕,反正支持者愛聽,反對者再罵也動搖不了他的基本盤。
從實際影響來看,這事兒法律上成不了氣候。叛國罪在美國的定罪率比中彩票還低,光是“兩個證人”或“公開行為”這兩條,特朗普就拿不出像樣的東西。
但政治上的作用可不小。福克斯新聞的民調顯示,78%的特朗普支持者相信“奧巴馬政府有過不當行為”,這話說出來,等于給支持者喂了顆“定心丸”,讓他們覺得跟著特朗普“反建制”是對的。
而對中間選民,這種激烈的言辭反而可能起到反效果——蓋洛普的數據顯示,65%的獨立選民討厭“政客互相扣帽子”,但特朗普顯然不在乎,他要的從來不是所有人的支持,而是核心群體的狂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