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清楚,美國在芯片領域拿下了50%的份額,遠高于其它國家和地區,但美國強的主要是設計,以及芯片上游的設備、EDA等。
至于在芯片制造/代工領域,其實是不行的,美國的芯片高度依賴臺積電等企業來制造。
比如蘋果、AMD、高通、英偉達等的芯片,都要臺積電,甚至像高通等企業,還要找中芯國際來代工,所以美國芯片是嚴重空心化的。
所以,不管是拜登,還是特朗普,他們上臺后,都想重振美國芯片制造業,避免空心化的問題,因為美國也擔心被卡脖子,一旦臺積電、三星等不給他們代工,他們設計的芯片再厲害,也制造不出來啊。
所以拜登搞芯片補貼計劃,特朗普通過加稅等來逼芯片企業們,到美國建芯片工廠,為此臺積電不得不跑到美國,建設起了5nm、3nm芯片廠,甚至還要追加投資1000億美元,最后在美國一共投資1650億美元,創下美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投資金額。
目前臺積電在美國的工廠已經投產了,前期主要生產5nm、4nm的芯片,至于3nm、2nm的芯片,暫時還沒法生產,還在建設之中。
而近日,傳出一則消息,那就是AMD的CEO蘇姿豐在公開活動上表示,AMD從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采購的芯片,要比在中國臺灣晶圓廠的高出5-20%。
一時之間讓大家嘩然不已,因為20%的成本上升,對芯片行業而言,是一個巨大挑戰。
因為很多芯片本身,都沒有20%的利潤,除了目前一些較為火爆的,先進的芯片 ,才有可能利潤超過20%。
而這也意味著,美國雖然建起了所謂的先進芯片工廠,但實際上接不到多少訂單,因為這種成本,沒多少企業承擔的起,未來美國注定不可能成為芯片制造中心。
為何美國芯片成本會高20%?這個其實張忠謀之前就已經講過了,因為供應鏈、工人等原因,導致臺積電在美國的建設成本比在臺灣省高出200%,而后期的運營成本,也會高出20-40%。
而這個成本,臺積電不會承擔,會由客戶來承接,所以現在漲價20%,也是合理的,就算再漲一點,都有可能。
只是知道特朗普看到這則消息,會不會尷尬,原來美國花了這么大成本,讓大家到美國來建廠,最后發現依然是毫無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