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元能買什么?不過上海一頓體面的飯錢,幾張演唱會的門票,或是幾盒包裝精致的保健品罷了。
可在河南鶴壁十九歲少年手里,這一千元卻成了壓垮命脈的秤砣。
他打車,車費百元,手指一顫,支付成了1010元。此后的日子里,少年如困獸般掙扎:留言石沉大海,報警后亦杳無回音。萬般無奈里,他竟仰脖喝下了農藥。
人間此道,原來竟這般吝嗇,連九百元的活路,也吝于給予一個少年。
少年自小家境困頓,早早輟學,孤身闖入上海謀生。他日日穿梭于都市的縫隙,送外賣、打零工,汗水浸透單薄衣衫,換取些許銅板——那些他日日苦苦拼湊,卻總也湊不齊人生基本需要的銅板。
偏是那夜,手指顫抖,百元車費誤作千元。九百元,這數目于他人或許不過浮云過眼,于他,卻如同塌下半邊天穹。
他尋司機,司機只冷冷回以一句:“走法律程序?!彼笾?,警察依規辦事,也只能無奈攤手。少年又轉而向平臺申訴,平臺亦如深潭,投石無波,只留下空洞回響。九百元,如同被城市機器吞入腹中,無聲無息。
幾番掙扎,少年終于走到了盡頭。他喝下農藥,決絕地走了。
開庭那日,被告席上只有一片空蕩。那司機并未現身。九百元之于少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之于那司機,卻不過是不值得為此上庭的麻煩。這法庭上的缺席,仿佛無聲的嘲諷,嘲笑著少年那被九百元買斷的性命。
我們慣于輕描淡寫地歸咎于“脆弱”,卻忽略了這脆弱背后,是寸寸皆斷的鋼絲。少年如履薄冰,日日行走于薄冰之上,那九百元,正是壓碎冰面的最后一片雪花。
有人心冷如鐵,有人只知循章守則。平臺冷眼旁觀,司機避而不見,規則冷漠運行。少年的呼救,最終散落于這巨大城市的喧囂和麻木中,沉入無聲深淵。
聽了幾個律師的解讀,事件中似乎沒人能受到實質性的懲罰。
出租車司機構成不當得利嗎?有點牽強?!爸惶峁┝塑嚺铺枴钡木侥??事后看,小伙選擇輕生,不能夠簡單粗暴地與警方強行關聯,“只提供車牌號”并沒有違反相關規定,“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這類惡俗煽情的營銷號說法,毫無根據,已構成造謠、傳謠。(狗頭保命)
案例放在下面,各位自行判斷。
不能怪警方,可以怪開車的師傅嗎?好像也不能。在社交媒體的評論區,“洗地”的說了:你一天開12個小時車試試,能不能第一時間看手機、回消息;又不是駕駛員威逼誘騙小伙轉賬的,他手一哆嗦自己轉錯了,怪誰?后來想不開尋了短見,更怪不到司機頭上……
血染的地,用手機洗比當年用墨洗方便多了,幾天以后,就沒人記得了,互聯網沒有記憶。明星的新劇上映,談個戀愛,隨便什么消息就能把“熱搜”占得滿滿當當,人的記憶就會重置。
19歲男青年的死亡,就像從未發生。生長在勞務輸出大省,打工是宿命,在他留守老家的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也許無數次憧憬過到“魔都”打工,闖出一片天地,逆天改命。電影里的童話再逼真,也只是電影。
放映廳燈亮起的一刻,全球第一的票房,電影史的奇跡,餃子導演的勵志故事,“我命由我不由天”,都與他無關了。房租押金,伙食費,交通費,父親的責罵,母親的嘮叨,周圍人的譏笑……任意一項或是他們全部加起來,就是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少年之死,是一面鏡子。照出規則縫隙間的人命微塵,照出社會肌體上那早已潰爛的冷漠瘡疤。九百元竟成了命價,這價錢,是少年以命所付,更是整個社會欠下的血債。
在一聽可樂賣50元的城市,那瓶農藥,男青年可能只花了不到一頓飯錢。
新聞來源
環球網《19歲男孩100元車費錯付成1010元,索要無果數日后喝農藥自殺,家屬:他原本準備進廠打工,司機開庭也沒到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