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很多人都覺得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很強,強到能與美國比肩,堪稱是藍星上的戰力天花板。不過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俄羅斯在人們心目中的強大形象卻是開始崩塌,逐漸淪為了所謂的二流軍事國家。
比如著名的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教授就發文表示:俄羅斯如今在軍事層面上,已經不是一流國家。
不可否認,俄羅斯這些年的軍事發展相當一般,不僅戰術思維老舊,裝備水平也比較落后。以至于俄軍在俄烏戰場上表現糟糕,甚至都不像是在打一場現代戰爭,而是回到了二戰時期。
但是如果就此便認為俄羅斯已淪為二流,那多少還是有些片面了。要知道俄羅斯當前的所擁有的軍事家底,仍舊非常可觀,超過全球絕大部分國家。
比如俄羅斯目前的武裝力量規模非常龐大,無論是軍隊人數還是裝備規模,都能夠排到世界前列。據“GFP”網站的統計,目前俄羅斯軍隊是世界第五大武裝力量,有著多達132萬的現役武裝人員。
同時俄羅斯還有著世界第一大陸地力量,裝備著各型坦克5700輛,各型火炮1.3萬多門,以及各種導彈發射載具3000余套;
有著世界第二大空中力量,裝備著包括戰機、轟炸機、運輸機以及直升機等各型軍用飛機總計接近4300架;
有著世界第三大海上力量,裝備著各種類型的艦艇數量超過400艘,艦艇總噸位超過126萬噸。
當然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俄羅斯的武裝力量雖然龐大,但質量水平卻似乎不是太高。尤其是在武器裝備水平這一塊,存在著比較嚴重的老舊落后情況。
如俄羅斯海軍唯一的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服役時間超過三十年,且長期都是處于一個因年久失修而趴窩的狀態。甚至最近還有消息稱,這艘航母可能將退役并被送往拆解廠,那么屆時俄羅斯海軍連一艘航母都拿不出來了。
不過俄羅斯軍隊的裝備情況也并非糟糕透頂,好東西還是有的。像什么T-90主戰坦克,蘇-57隱身戰機,那都算得上是當下最頂尖的主戰裝備。
另外俄羅斯的導彈和防空系統,那更是稱得上全球領先水平。如俄羅斯的“匕首”、“鋯石”高超音速導彈,有著最高超過9馬赫的巡航速度,突防能力超強。而S-400防空系統更是有著攔截巡航導彈、戰機甚至彈道導彈的能力。
再比如俄羅斯擁有完備且成熟的軍工體系,具備著從輕武器到戰略武器的全鏈條生產能力。可以說小到步槍子彈、頭盔防彈衣,大到坦克、戰機、軍艦甚至航母,俄羅斯都可以自主生產。
當然這里所謂的自主生產,并不是說俄羅斯完全不搞進口了,而是指他們可以不受外界供應鏈的制約。即哪怕是在原本需要進口的某些關鍵零部件上出現問題,他們也可以通過技術調整或者尋求替代品來進行彌補。
這也是為什么在本次的俄烏沖突中,俄羅斯在遭受西方嚴厲的技術封鎖和材料禁運情況下,軍工產能依舊強勁,甚至于更勝從前。
很明顯,這樣的一個強大軍工能力,是全球絕大部分國家都不具備的。像印度、韓國以及日本這些當下所謂的“軍事大國”,在武器裝備的生產上都是極度依賴于外界的零部件供應和核心技術支持。
最后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俄羅斯強大的核力量。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俄羅斯當前擁有的核彈頭數量接近6000枚,超過了美國。
與此同時,俄羅斯還具備“核三位一體”這樣的時下最強戰略打擊手段。他們可以通過“薩爾馬特”洲際導彈、“北風之神”級核潛艇、以及圖-160M戰略轟炸機等遠程打擊平臺,在全球范圍內對任意目標發起陸海空三位一體的立體打擊,堪稱無解。
憑借最多的核彈頭外加最強的攻擊手段,俄羅斯的核力量無疑是全球最頂尖水平,甚至稱得上是全球第一核大國,連美國都得要甘拜下風。至于說其他的核大國,在俄羅斯面前更是不夠看,更遑論那些無核國家了。
對于一個軍事大國而言,核威懾能力無疑是極其重要的。盡管在大多數時候這些東西都只是一個擺設,很難會真正投入到戰場上,可以說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但是沒有人可以去忽略其存在。這就好比是人家有著5000萬的存款,哪怕平時過得再節儉,那也應該算是富豪。
綜合來看,如果單看軍事家底的豐厚程度,俄羅斯無疑是全球頂尖水平,全然不該被稱作一個“二流軍事國家”。如果說俄羅斯這樣的實力都只能是一個“二流”,那么這個世界上估計都沒有國家能稱“一流”了。
這里或許有人會講,光看紙面實力沒有意義。畢竟軍力數據再豪華,戰場上打不過一樣白搭。而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的糟糕表現,恰好就說明了其中看不中用,是其淪為“二流軍事國家”的最有力證明。
畢竟烏克蘭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是有目共睹的弱,說是二流都比較勉強,可俄羅斯打了三年多都還沒搞定。
事實上這樣的觀點也不客觀,有些過于片面了。因為俄烏戰爭的背景相對比較特殊,不能完全作為衡量俄羅斯軍事實力的依據。
比如俄烏戰爭的烈度在俄羅斯這邊是相對有限的,并不是大家常規認知中那種舉國之力的全面戰爭,而是一個“特別軍事行動”,充其量就只能算是一場局部戰爭。在這樣的一種戰爭狀態下,俄羅斯的投入相對有限,既沒有進行全國總動員,也沒有傾國之兵進行決戰,更沒有說將核力量這樣的壓箱底手段拿出來。
簡而言之,俄羅斯并沒有出全力,那么其戰場表現就無法代表其全部實力。所以不應該僅憑俄烏沖突就去給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下定義。不然的話,那么蘇聯當初在阿富汗戰爭中沒打好,美國在越南戰爭中也沒打好,是不是也應該被定義為二流?
再退一步講,俄羅斯的對手并非是單獨的烏克蘭,而是包括了北約在內的幾乎整個西方陣營。盡管他們沒有明著派兵下場參戰,但卻給予了烏克蘭大量的戰爭支持,包括直接的經濟和武器援助,衛星情報和指揮系統的支持,甚至于還有著類似于雇傭兵這樣的人員支援。
另外在戰場之外,俄羅斯還得要面臨著西方的各種經濟制裁。而這也無疑也會影響軍事層面的發揮。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打仗也是要花錢的。像前面提到的俄羅斯航母或將退役,根本原因無非就是缺錢。
所以在俄烏沖突中,俄羅斯看似是在和烏克蘭互掐,實際上卻是在和北約對抗。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去對抗對抗半個世界的軍工和經濟體系。
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羅斯能在俄烏沖突中堅持三年多,不僅不是一種孱弱的表現,反而還證明了其實力強悍,絕不是所謂的“二流”。否則的話,那北約也真夠菜的,連個二流都搞不定。
總結來講,如今的俄羅斯仍舊是全球最具實力的軍事強國。他們憑借著豪華的常規力量,完備的軍工體系以及強大的核威懾能力,能夠和當今世界任何國家和勢力掰手腕。哪怕是強如美國,那也要對其忌憚三分。
毫無疑問,這是妥妥的頂流,絕非什么二流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