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2023報告,我國每100名兒童中就有1名孤獨癥患者,近年來,孤獨癥兒童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愛。近日,伊頓幼兒園就結合“多巴胺快樂藝術節(jié)”公益畫展,與我市著名慈善組織大連愛納孤獨癥障礙者綜合服務中心聯(lián)動,舉辦了一場讓藝術教育從課堂技能培養(yǎng)升華為生命教育實踐,捐贈愛心款15624元。
據(jù)趙婧園長介紹,此次活動既是本年度重要教學成果的展示,又是一次攜手愛納開展的公益共創(chuàng)活動。歷經4個月系統(tǒng)籌備,在美術教師指導下,孩子們完成主題創(chuàng)作近200幅作品,通過水彩、綜合材料等多元媒介,實現(xiàn)藝術表達力、色彩感知力、創(chuàng)作專注力等核心素養(yǎng)的顯著提升,在期末教學匯報之際,通過鏈接公益的形式,賦予成果更深遠的社會價值,得到了老師、孩子、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近日,伊頓幼兒園“多巴胺快樂藝術節(jié)”公益畫展落下帷幕。本次活動通過公益門票,共募集善款15,624.16元,款項已全額捐贈大連愛納孤獨癥障礙者綜合服務中心,用于支持孤獨癥兒童藝術療愈項目。
“藝術沒有邊界,愛心無需言語。”幼兒園希望以這種形式,致敬用愛與學識照亮星空的引路人、慈善組織愛納創(chuàng)始人——張嫚教授。身為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大學教授,她耕耘三尺講臺培育桃李;作為孤獨癥孩子的母親,她以親身經歷創(chuàng)辦‘大連愛納服務中心',15年如一日帶領400多個家庭走向陽光!從學術殿堂到公益前線,她將堅韌化為鎧甲,讓希望生根發(fā)芽。
“每一顆星星都值得被看見。”活動現(xiàn)場,來自愛納的多位心青年也來到了現(xiàn)場,并表演了拿手的節(jié)目,親自表達他們的感謝。他們通過純凈的表演傳遞心聲,表達感謝。
幼兒園的老師們表示,我們始終相信:美育是品格教育的最高形式。本次畫展中,孩子們不僅學習構圖與配色,更在老師引導下學習了更多的藝術形式和繪畫技巧,更懂得了繪畫的方法,也鍛煉了我們高級的審美,通過發(fā)展的形式,也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學習成果。
“畫展終會落幕,但教育的回響永不消散。致謝愛納,致謝家長,致謝孩子們,致謝所有參與者,是你們讓教育不止于教室圍墻之內,不止于學期時間之界,不止于書本知識之域。”趙婧園長表示,孩子們在色彩中學會獨立,在創(chuàng)作中理解包容,這枚名為"善與美"的種子,終將在未來長成森林。我們正從單次活動走向教育生態(tài)重構,培養(yǎng)向美而生、與愛同行的未來公民,是教育的終極使命。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 劉明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