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又被爆雷了!
據相關媒體報道,辛巴自創的衛生巾品牌“棉密碼”均檢出超高含量的硫脲,甚至其中有一款棉密碼櫻花·舒緩型衛生巾的硫脲含量甚至高達16653.4679μg/g。
不僅如此,在被檢測出有致癌成分之前,已經有消費者受到了傷害。
有30多名“棉密碼”的忠實消費者自稱均患有甲狀腺癌,還有一部分消費者說自己一直感到身體不舒服,沒想到是衛生巾的問題。
因為這個品牌是千萬網紅公司名下的,每年直播間中,這款衛生巾能夠賣出5億包—10億包。
“我天囤了好多,最近幾個月一直不適,都沒想過是衛生巾的問題,結果被曝是致癌的,辛巴你有沒有良心啊”
“我不理解為什么辛巴本來就是塌房人物,道德敗壞素質低劣,為啥還是這么多人買它帶貨的東西”
這一次,辛巴又又又塌房了,這一次不是欺騙消費者,道德品質不行的問題了,而是踩到了法律紅線了。
如今辛巴走到這一步,原本就是預料之內的事情,他這個人成名路本來就劣跡斑斑。
辛巴原名辛有志,出生在黑龍江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學習成績差,沒有高學歷,早年間做過各種小生意,從賣水果到擺地攤,干過服務員、學過挖掘機等等。
24歲那年,辛巴自己在租了一間倉庫,干著倒賣紙尿褲的營生,后來因為“非法雇傭留學生”倉庫被查,財產被沒收充公,自己還在里面被拘留2個多月。
2016年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的興起給了辛巴一個翻身的機會,他敏銳地嗅到了商機,入駐快手,開始以短視頻和直播帶貨的方式積累人氣。
辛巴的直播風格粗獷豪放,帶著東北人特有的直爽和幽默,很快就吸引了一批忠實粉絲。
他不走精致路線,而是用接地氣的語言和真誠的態度打動觀眾,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甚至不避諱談及過去的落魄經歷。
到了2017年,辛巴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棉密碼”,主打女性衛生用品,宣稱是“親自參與研發”的產品。
這個品牌后來成為他旗下辛選集團的重要自營品牌之一。
辛巴的直播間里,粉絲們被他的熱情和對產品的自信感染,動輒喊出“全網最低價”“買到就是賺到”的口號,帶動了驚人的銷售額。
據報道,辛巴在2020年一場直播中創下了12億元的帶貨紀錄,堪稱直播電商界的奇跡。
如今辛巴在快手的粉絲量已經接近1億,穩坐平臺頂流主播的寶座。
他的直播間常常是“人氣爆棚”,動輒幾十萬觀眾同時在線,評論區刷屏不斷。
作為一個高調的網紅,辛巴漸漸好像“失了初心”,關于他的爭議和質疑從未停止過。
2020年,辛巴就因“糖水燕窩事件”被推上風口浪尖。
當時,他在直播間力推一款燕窩產品,宣稱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但隨后被曝出這款燕窩實際上是以糖水為主,燕窩含量微乎其微。
這一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媒體和網友紛紛質疑辛巴的誠信,甚至有聲音指責他“割韭菜”。
最終,辛巴公開道歉,并賠償了相關消費者,但這一事件無疑給他的口碑蒙上了一層陰影。
除了產品質量問題,辛巴還因其他行為引發爭議。
他曾在直播中與平臺、品牌方甚至其他主播公開“開懟”,言語犀利,甚至不惜用極端的方式表達不滿。
2021年辛巴因違反平臺規則被快手暫時封禁,粉絲們在微博超話里為他“喊冤”,甚至每天為他的回歸倒計時。
這種高調的行事風格讓他在圈內樹敵不少,但也鞏固了他的“敢說敢做”人設,吸引了一批死忠粉。
辛巴的爭議不僅限于個人行為,他的商業模式也常常被質疑。
有人認為,辛巴的直播帶貨過于依賴“低價策略”和情緒煽動,缺乏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
他的團隊“辛選集團”雖然規模龐大,但管理漏洞頻出,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這些問題在“棉密碼”事件之前,就已經為辛巴的爆雷埋下了伏筆。
“棉密碼”衛生巾被曝出含有硫脲的消息,像是給辛巴的商業帝國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作為辛巴親自背書的品牌,“棉密碼”一直被他宣傳為“安全、舒適、高品質”的女性護理產品。
他曾在直播中聲稱,品牌有上千萬用戶,產品經過嚴格測試,甚至“每一片衛生巾都凝聚了自己的心血”。
新京報的調查卻揭開了殘酷的真相,這款衛生巾的芯片部分檢出硫脲,一種被專家評估為具有中低毒性的化學物質。
長期暴露可能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包括致癌的可能性。
硫脲是什么?專家解釋,這是一種常用于工業領域的化學品,急性毒性不高,但在長期接觸下可能對人體造成潛在危害。
尤其對于衛生巾這種與人體密切接觸的產品,任何化學成分的異常都足以引發關注。
網友們開始深挖“棉密碼”的生產鏈,發現其供應鏈管理存在諸多漏洞,比如原材料來源不明、檢測流程不透明等。
這些問題讓“棉密碼”從“網紅爆款”變成了“信任危機”的代名詞。
至今還沒有出面回應。
辛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粉絲的信任。
他通過直播與觀眾建立情感連接,用“親民”“接地氣”的形象贏得了千萬粉絲的追隨。
但信任是一把雙刃劍,一旦產品質量出了問題,這種情感連接就會迅速崩塌。
網紅帶貨的本質,是利用個人影響力為商品背書。
辛巴的案例告訴我們,影響力越大,責任也越大。
消費者愿意為“辛巴推薦”買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相信辛巴的判斷,相信他不會拿劣質產品糊弄人。
網紅們到底是在賣產品,還是在賣人設?
當“低價”“爆款”成為直播間的唯一賣點,產品質量是否被忽視了?
辛巴的“棉密碼”不是孤例,此前已有多個網紅產品因質量問題翻車,比如某款“不粘鍋”粘鍋、某款“健康食品”虛假宣傳等。
網紅可以自夸自家產品,可以追求財富,但絕不能踩踏法律和道德的紅線。
對于整個網紅行業來說,辛巴的爆雷也是一記警鐘。
直播帶貨的熱潮讓無數人看到了財富的可能。
但是產品質量、虛假宣傳、數據造假……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網紅經濟遲早會走向泡沫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