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36款測試車型無一能通關全部測試場景,再次揭穿了當前行業內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對突發場景應對能力不足的現狀。
測試車無一全身而退
7月23日,央視新聞與懂車帝,聯合發布了一批主流新能源車在真實高速/城市道路模擬輔助駕駛事故場景的實驗視頻。
視頻顯示,本次測試覆蓋含比亞迪、特斯拉、“華為系”、小米、”蔚小理零“等知名新能源品牌的36款新能源車,測試項目則涵蓋消失前車、夜間施工區卡車避讓、兒童橫穿等15項高風險場景,累計216次模擬碰撞,還原低概率高風險的交通事故。
然而,本次測試的結果則讓觀眾大跌眼鏡,36款車型的輔助駕駛,在“高速事故場景模擬”的綜合表現并不理想,甚至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對這一結果,有網民在社交平臺上直接評論,“25年了,智駕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測試結果一經放出,也隨即在行業內引發廣泛關注及討論。
具體來看,被國內各路車企輪番拉踩過、對標過的特斯拉,在高速測試中的綜合表現相對突出,力壓各大國產新能源品牌。Model 3(參數丨圖片)以及Model X,在“高速驚現事故車”、“施工路遇卡車”、“高速臨時施工”、“消失的前車”、“高速入口遇野蠻加塞”、“莽撞橫穿的豬”等六大高風險場景中,均取得了5/6的通過率。
隨后的一檔則是“魏牌藍山、小鵬G6、問界M9、騰勢Z9GT EV”,在測試場景中取得了3/6的通過率;第三檔為通過2個測試場景的車型,包括“埃安RT、鉑智3X、阿維塔12、問界M7、阿維塔07”;而僅通過1個測試項目的有,“理想L6、問界M8、小米SU7、小米SU7 Ultra”等明星車型。
而在墊底的通過項目為0個的最后一檔中,還有高達15款車型,包括極氪001、極氪7X、領克900、漢L、零跑C10、樂道L60。“遙遙領先”的不再“遙遙領先”,”三年追平智駕第一梯隊“的,在受測試車型中表現同樣處于倒數檔位。這樣的表現,與此前各品牌高管的“大吹特吹”形成鮮明反差。
分測試項目來看,在高速項目中,受測車型白天遇到臨時施工、夜間遇到事故車、施工路遇卡車、高速口遇野蠻加塞的通過率分別為22%、29%、47%、19%;而城區項目中,小學生過馬路、遇到故障車、轉盤路匯入、斑馬線遇電瓶車及兒童,通過率分別為58%、46%、77%、58%。
央視新聞以及懂車帝聯手的這檔測試節目,印證了當前行業內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對突發場景應對能力不足,過度依賴易致事故的情況。專家更表示,L2級輔助駕駛非自動駕駛!駕駛人需全程監管、隨時接管,仍是安全責任主體。這檔節目,也是對此前行業中出現的對于智駕能力夸大宣傳現象的又一次警示。
“智駕”領域迎整頓
需要關注的是,在央視新聞報道播出當日,公安部交管局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已經再次進行強調稱,“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汽車所搭載的‘智駕系統’,都還沒有實現‘自動駕駛’的目標,駕駛人才是最終責任主體。”
其稱,如果駕駛人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脫手脫眼”,不僅存在嚴重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還可能面臨民事賠償、行政處罰及刑事追責三重法律風險。對此,公安機關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無疑,這是監管部門自4月份整頓行業“智駕”亂象以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的最新動作。
同一天,科技部官網還公布了《駕駛自動化技術研發倫理指引》,意在防范技術研發與產品應用過程中的科技倫理風險,推動該領域健康發展。
《指引》遵循以人為本、增進福祉,安全優先、尊重生命,公平公正、避免偏見,知情保障、信息公開的基本原則。其中,《指引》還特別強調,在面對不可避免的交通事故或極端行車環境時,應確保駕駛自動化系統能高度尊重生命,積極尋求有效應對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對人的傷害。
這不禁也再度讓外界回憶起,今年3月底小米SU7震驚全國的高速事故。3月29日,一輛小米SU7在德上高速安徽樅陽段發生碰撞后起火,事故造成3人身亡。基于小米汽車的流量,事故的發生迅速引起全國范圍的關注,矛頭直接對小米汽車的智駕能力以及產品的安全保障能力。
該次事故,也成為國內監管部門整頓行業“智駕”亂象的導火線,在這之前,國內各大車企曾對智能輔助駕駛一度進行狂熱且激進的布局,更號稱要開啟“全民智駕”時代。而在事故發生后不久,工信部就召集國內車企,要求業內明確智能駕駛功能的邊界,同時規范宣傳口徑。
在監管部門釋放出強烈的整頓信號以來,國內主流車企也已經先后表態,稱將進行實事求是地宣傳。4月27日,北汽、廣汽、上汽等11家主流車企聯合發布《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提出:全行業應堅持實事求是宣傳,清晰告知智能輔助駕駛的功能邊界和使用條件,確保用戶準確理解車輛的真實能力。
一系列組合拳之下,雖然國內汽車行業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宣傳基調顯著降溫。不過,從整體上以及此次測試的結果上來看,當前國內智能輔助駕駛領域的技術、功能還存在嚴重的不確定性等痛點。而此前,業內就呼吁建立明確、強制性的安全標準,從而清晰界定車企的責任邊界,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
今年6月4日,國家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正式公示了《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國家標準項目,這一強制性國家標準,旨在確保智能網聯汽車在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即L2級輔助駕駛方面的安全。其核心目標在于通過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嚴格約束組合駕駛輔助系統的功能表現,系統性提升產品安全性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