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領略超級工程前沿技術的獨特魅力,展望“交通強國”戰(zhàn)略的宏偉藍圖,7月19日上午,長安大學赴長三角“交通強國筑路行”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張靖皋長江大橋ZJG-A1項目場地與智慧管理指揮中心觀摩學習。
團隊合照。
張靖皋長江大橋是國家“十四五”期間重點推動建設的過江通道項目,落實了長三角一體化,貫通蘇州張家港市、泰州靖江市和南通如皋市,是江蘇省跨江融合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大舉措。全長約 29.85公里,其中,跨江段全長7.859公里,包括兩座航道橋,分別為主跨2300米的南航道橋和主跨1208米的北航道橋,是世界最大跨度的懸索橋。2025年5月,大橋南航道橋南主塔中橫梁已成功合龍,項目整體建設進展順利,預計2028年建成。
張靖皋長江大橋南錨碇主塔。
走進施工現(xiàn)場,尚未竣工的主塔已高達260米,與富有建筑美學的輔塔一同,牢牢抓住了實踐隊員們的視線。繼續(xù)向前,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副總工、張靖皋項目常務副總工黃修平帶領隊員們走向主塔。黃修平向實踐隊員們介紹了六大首創(chuàng)關鍵技術,這些技術為這座世界級懸索橋的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更令人矚目的是,該橋一舉創(chuàng)下了六項世界紀錄。
張靖皋長江大橋ZJG-A1項目場地。
黃修平向實踐隊員介紹。
參觀完大橋施工現(xiàn)場,隊員們來到張靖皋大橋智慧管理指揮中心觀摩學習。智慧管理指揮中心主要由序廳、科技創(chuàng)新、平安百年品質(zhì)工程、綠色低碳中心、智慧工地、張靖皋文化、黨建文化、BIM中心等板塊組成,對大橋的施工過程、技術應用和關鍵技術與創(chuàng)新進行了全方位展示。
張靖皋大橋模型。
張靖皋長江大橋工程規(guī)模大、橋梁跨徑大、施工難度大、大型裝備多、安全風險高,缺乏相應的建設經(jīng)驗及技術標準。項目副經(jīng)理周宴平同實踐隊員說,大橋建設所用的六項世界首創(chuàng)技術聚焦設計、施工、養(yǎng)護全過程,針對工程建設實際,開展70余項專題研究與技術論證,攻克多項“專、尖、特、精”橋梁建設前沿引領技術建設軟弱地基上建設超大跨度懸索橋,幫助大橋創(chuàng)下六項世界之最。
周宴平介紹首創(chuàng)技術。
“大橋建在長江上,施工時要格外注意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講到項目施工時,周宴平很是感慨,建設者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對所有污水進行收集,確保無污染排放及循環(huán)利用,“我們希望張靖皋大橋打造的是百年工程。這個工程目標的實現(xiàn)就是每一步都要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先進的設備和嚴格的檢測流程,保障了混凝土等關鍵材料的質(zhì)量和耐久性。每一項先進技術的應用,都在踐行全過程的標準化建設。
周宴平介紹智慧工地建設。
參觀結束后,實踐隊員張煜洋采訪了黃修平,他提到了項目施工中遇到的各類挑戰(zhàn)——從錨碇建造到索塔安裝,技術挑戰(zhàn)貫穿施工全程。面對重重考驗,項目團隊攻堅克難,施工過程安全可控。訪談最后,黃修平勉勵同學們:既要扎實學好理論知識,在日常學習中錘煉勇于鉆研的品格;更要注重將理論融入實踐,以“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成長路上最好的老師。
盛夏驕陽,江濤奔涌。長橋之側,鋼鐵經(jīng)緯貫云巔。從施工現(xiàn)場到智慧管理指揮中心,隊員們直面世界級特大跨懸索橋的艱巨工程,深刻領悟到“弘毅明德,篤學創(chuàng)新”校訓背后的行業(yè)責任與時代使命。未來,實踐隊員們將帶著這份寶貴的實踐收獲與前輩的殷切囑托,以堅定的步伐,在建設交通強國、繪就壯麗山河的偉大征程中,努力書寫屬于中國新一代工程師的輝煌篇章。(馮坤 相欣宇 胡杰聞 周崟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