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中旬,英國交通大臣宣布一項總額達 6.5 億英鎊的電動汽車補貼計劃,宣稱將為低排放車輛購買者提供最高 3750 英鎊的購車優惠,旨在推動電動車普及。然而,該政策附加的碳排放標準條款,卻將多數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擋在補貼門外 —— 政策要求車企需持有經驗證的科學碳目標,且車輛裝配與電池生產的碳排放需低于特定閾值,這一規定被外界視為對中國電動車的 “精準排除”。英國交通部長莉蓮?格林伍德在公開采訪中更明確表示:“我們不認為在中國組裝的任何汽車有資格獲得該計劃?!?/p>
此舉迅速引發爭議。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第一時間回應,呼吁英國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摒棄歧視性條款,營造 “非歧視性的投資環境”,保障公平貿易秩序。
盡管面臨政策壁壘,中國車企在英國市場的崛起勢頭卻不容忽視。英國汽車制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英國純電動汽車滲透率已達 21.6%,其中中國品牌表現尤為亮眼:名爵、比亞迪、零跑及奇瑞旗下捷途、歐萌達等品牌,均以 “現象級” 增速搶占市場。以比亞迪為例,2023 年在英銷量幾乎為零,2024 年便突破 9000 輛,2025 年上半年更勁銷 19390 輛,短短兩年實現跨越式增長。
中國車企正強勢改寫格局。這背后,是中國品牌打破 “水土不服” 的刻板印象、直面貿易壁壘的韌性 —— 從歐洲多國的關稅壁壘到英國的歧視性補貼,中國車企始終以技術創新和產品實力回應挑戰。比亞迪、奇瑞等企業不僅在車輛性能、續航能力上持續突破,更在全球產業鏈布局中重構生態,以 “難與敢” 的交織力量,在全球汽車產業格局重塑的浪潮中,穩步鐫刻屬于中國品牌的市場價值與時代分量。
面對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的關鍵期,中國車企的出海之路雖布滿荊棘,但憑借過硬的產品力與破局的勇氣,正逐步在世界舞臺上贏得更深遠的認可與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