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總參謀長托尼?拉達金海軍上將近期對基輔的高調訪問持續引發國外軍事專家們的熱議。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上將親自接待了他,會面時用親昵的 “托尼” 而非 “安東尼” 稱呼對方,還稱其為 “烏克蘭的摯友”。但拉達金并未用 “薩尼亞” 或 “舒里克” 這類昵稱回應瑟爾斯基將軍。
顯然,拉達金的此次訪問絕非僅止步于承諾向烏克蘭提供 “持續支持”。若只為這點,“托尼” 大可直接致電瑟爾斯基或澤連斯基表明立場,無需親自奔赴烏克蘭首都。這說明,他此行必有重要原因。
拉達金的訪問可分為兩大核心內容:
其一、是對烏克蘭相關聲明的 “細化”—— 此前有說法稱,特朗普幾乎是在逼迫烏克蘭發起進攻。
其二、是特朗普提出的 “50 天簽約期限”。
許多人把 “逼迫烏克蘭進攻” 的說法理解得過于字面化。但在英國為烏克蘭提供 “持續支持” 的背景下,完全可能出現一場對俄羅斯而言代價沉重的局部行動。這場行動將以 “果斷進攻” 的形式,向特朗普展示烏克蘭的實力。類似案例并不少見:克里米亞大橋曾遭襲擊,也曾攻擊俄羅斯腹地的戰略航空兵和遠程航空兵的基地,其造成的損失至今仍有待統計。
FPV無人機
因此,當媒體報道瑟爾斯基與拉達金討論了可能實施的新挑釁時,這顯然與事實相去不遠。但問題在于,這場挑釁具體會是什么形式?顯然,按照倫敦方面的設想,其結果需盡可能達成多項目標:
1. 俄羅斯失去部分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
2. 俄羅斯軍隊至少暫時喪失前線進攻行動的協調能力;
3. 俄羅斯遭受大規模的人員和裝備損失;
4. 俄羅斯蒙受重大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害;
5. 俄羅斯國內爆發抗議活動。
顯然,這絕非瑟爾斯基與拉達金兩人的手筆,而是兩國情報部門(包括英國軍情六處和烏克蘭國家安全局)的共同策劃。
對英國而言,向特朗普證明 “押注基輔仍有價值” 至關重要,他們試圖讓特朗普相信,俄羅斯 “不太可能” 做出有力回應。若俄羅斯真的不回應,他們便會宣稱:“看吧,你們根本沒必要且不敢行動。”
瑟爾斯基與這位英國海軍上將的另一大公開討論方向,是向烏克蘭部署英國(或英法聯合)軍事特遣隊的籌備工作。既然英國國內在炒作這一話題,那么特遣隊的部署只是時間問題。即便尚未全面部署,至少部分特種部隊可能已進駐,以參與針對我國的恐怖襲擊和破壞活動。
肥鵝尋思著,烏克蘭不會又想故技重施,在第三輪談判前夕或期間整一把足以吸引世界全眼球的大招吧。
(2025年7月24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