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樣的互聯網時代,網絡上充斥著很多信息,其中各地的旅游信息也吸引著不少的游客。尤其是在疫情之后,好像人們也開啟了“報復性”旅游模式。
日本作為亞洲發達的城市之一,每年都吸引不少外國游客前往。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外國游客數量突破一千萬,達到了1054萬人次。
韓國還不到日本的一半,僅僅只有430萬。相比之下中國接待游客的數量也不少,只是結果令人意外。
日本2025年旅游開門紅絕非偶然,日元匯率持續探底,讓日本意外收獲旅游紅利。
1054萬季度游客量不僅刷新歷史破千萬最快紀錄,更伴隨著驚人的消費數據,短短三個月,外國游客豪擲2.27萬億日元,消費額同比飆升28.4%。
日元匯率持續走低如同給全球游客發放隱形折扣券,歐美游客揣著美元歐元踏上日本,購買力瞬間膨脹30%,難怪銀座奢侈品店排起長隊。
但真正的核心競爭力藏在細節里,當奈良公園的梅花鹿叼走游客手中的仙貝。
而大阪道頓堀的章魚燒攤前排起國際縱隊,當新干線三小時內將游客從東京銀座的霓虹叢林運送到京都金閣寺的唐風庭院。
這種傳統與現代無縫切換的魔幻體驗,才是日本旅游的致命吸引力。
四通八達的軌道交通網絡如同精密鐘表,東海道新干線日均運送16萬人次,讓早看富士雪,午嘗神戶牛的行程變得稀松平常。
更隱秘的武器是文化軟實力,從《千與千尋》的油屋原型松本城,到《名偵探柯南》里的通天閣場景,日本動漫將旅游地標植入全球觀眾記憶。
秋葉原動漫店里的法國cosplayer、伏見稻荷大社舉著《藝伎回憶錄》劇照打卡的美國情侶,都在印證著,文化輸出才是最頂流的旅游宣傳片。
不過當日本沉醉于動漫紅利時,隔壁韓國已亮出更具地緣優勢的王牌。
韓國一季度430萬外國游客中,近四分之一來自中國。這一亮眼成績背后,是一張精心編織的雙網。韓國政府深諳中國游客的分量,果斷打出“免簽牌”。
2025年第三季度起,對中國團體游客實施短期免簽政策。這既是對2024年底中國對韓游客單方面免簽的友善回應,更是對市場的敏銳把握。
韓國央行研究指出,2019年中國游客人均消費數據已經高達1689美元,遠超美日游客;每百萬中國游客增量能直接推高韓國GDP增速0.08個百分點。
而在第一季度數據顯示,中國游客人均信用卡消費達88.9萬韓元,是日本游客的1.5倍。
市場推廣同樣如火如荼。首爾、釜山等城市旅游部門主動出擊,在北京、杭州等地舉辦路演;中國吉林、上海則赴韓展示文旅資源。
2025年6月,上海到首爾文旅企業座談會成功舉辦并簽署合作備忘錄,中韓旅行社、航司深入對接入境游、郵輪經濟等合作需求,雙邊旅游熱度持續升溫。
一季度112萬中國游客訪韓,同比激增130.7%。同時,中國對韓單方面免簽政策延長至2025年底,涵蓋旅游、商務、探親等事由,中國市場已躍升為韓國民眾海外游首選目的地。
就在日韓各展所長吸引客流之時,中國正以更開放的姿態加速破局。
面對國際游客爭奪戰,中國的出招可謂力道十足。從2013年推出144小時過境免簽,到2024年12月大幅放寬至240小時,甚至催生了出境繞圈再返回的旅游新現象。
效果直接而猛烈,2024年全年接待入境游客同比飆升96%,總消費高達942億美元。然而中國921.5萬一季度的成績單,仍較日本有百萬差距。
不過上海作為中國的窗口,有著都市型、綜合性、國際化的定位,連同樂高樂園等新地標,正吸引很多外國家庭深度體驗中國城市魅力。
2025年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415.8萬人次,增長37.6%。其中韓國游客42.4萬人次、泰國游客25.4萬人次,日韓游客在免簽政策下快速回流。
攜程數據印證了趨勢變化,上半年韓國入境游訂單量翻倍,上海占比25%-30%,同時更多訂單流向中國其他城市,外國游客探索中國的腳步正走向縱深。
部分國際游客仍受西方媒體片面敘事影響,對中國存有認知偏差;東京等國際都市在旅游服務成熟度上仍有其優勢。
但中國旅游業正以組合拳加速破局,持續優化的免簽政策、提升支付與語言便利度、增強特色文旅產品供給,既服務游客,也向世界傳遞真實立體的中國形象。數據差距是現狀,卻并非終局。
當1054萬、430萬與921.5萬這三組數字并列,東亞旅游圖景的競爭性與多樣性躍然眼前。日本憑借文化滲透與高效基建穩固其流量王者地位。
韓國以靈活的簽證政策和對華市場的深耕實現快速復蘇;中國則依托持續深化的開放政策,推動入境游進入強勁增長通道。
差距映射的并非高下,而是特色各異的文旅發展模式。中國雖暫居第二,但其政策紅利釋放、文旅資源深度開發、國際形象的真實重塑,正匯聚成一股不可小覷的上升勢能。
隨著簽證便利化、支付國際化、服務精細化持續推進,中國旅游業從慢熱到爆款的蛻變路徑日漸清晰。
游客用腳步投票,最終指向一個更開放、更互聯的亞洲,旅游這場沒有輸家的競賽,終將讓文明在流動中彼此照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