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內蒙古烏努格吐山的銅鉬礦區,32臺兩層樓高的浮選機轟鳴如常。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大三學生陳明(化名)和5名同學踩著銹跡斑駁的格柵板,伸長脖子觀察槽內翻涌的灰黑色礦漿——這是他們畢業必修的生產實習課。10點20分,隨著金屬撕裂的刺耳聲,6個年輕軀體墜入十幾米深的死亡泥潭。
“就像被水泥凝固住,連掙扎都看不見?!爆F場目擊的礦場工人聲音發顫。浮選槽里根本不是普通水流,而是密度高達1.5噸/立方米的礦漿混合體。磨碎的礦石顆粒包裹著氰化鈉等浮選藥劑,混雜銅鉛重金屬離子,形成堪比熔巖的致命膠狀物。從業二十年的選礦工程師王振國解釋:“人體在強腐蝕性漿液中會瞬間灼傷呼吸道,重金屬滲透血液引發器官衰竭,3分鐘內必死無疑。”更殘酷的是,這些大三學生剛在課堂學過《礦物浮選原理》,卻無人被告知:車間格柵板最大承重僅有300公斤,而6名學生加帶隊老師總重超400公斤。
中金黃金的致歉公告未能平息怒火。就在事發前13天,該企業官微還標榜“浮選車間2024年安全生產零事故”,更諷刺的是,今年2月他們剛宣傳完成“混精平臺格篩板更換工程”。律師廖建勛直指核心:“格柵板作為高危區域防護設施,脫落證明企業未履行《安全生產法》第41條的安全隱患排查義務,相關責任人已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倍鴸|北大學帶隊老師那句“這類參觀很安全”的辯解,此刻在家長群瘋傳的現場視頻前蒼白無力——畫面里,斷裂的格柵板焊縫處早已銹穿,僅靠幾根鐵絲纏繞固定。
這場悲劇撕開雙重傷疤。對礦企而言,股價單日暴跌8%、市值蒸發60億僅是序曲,內蒙古應急管理局初步報告顯示,該車間為壓縮成本,竟將格柵板年檢標準從“載荷測試”降為“目測敲擊”;對高校而言,把實習與畢業強制捆綁的模式更遭詬病。遇難學生劉洋的父親在機場哭暈前反復質問:“我兒子保研資格都不要,就為完成學校要求的實習啊!”
浮選槽底沉淀的不僅是年輕生命,還有工業文明的安全悖論。當企業在安全會議上高喊“用重典、出重拳” ,當學校在實習手冊印刷“安全第一”標語,究竟誰該為那2平方米的奪命網格負責?六具棺木橫亙的 答案 ,遠比礦漿更沉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