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伊朗北部突發爆炸,數十人受傷,現場一片狼藉。伊朗官方稱是煤氣泄漏引發的意外,但這個解釋聽起來很難讓人信服。自從伊朗和以色列停火以來,類似事件接連不斷:公寓樓、煉油廠、機場附近的公路,甚至一家鞋廠,接二連三遭遇火災或爆炸,民眾的恐慌情緒不斷加劇。伊朗官員私下透露,這些事件很可能是蓄意破壞,矛頭直指以色列。面對這樣的挑釁,伊朗似乎只能咬牙忍著,就像前總統萊西墜機事件那樣,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很明顯,以色列因為沒有得到美國的明確支持,沒能對伊朗發起第二次大規模軍事行動,但暗地里的動作一直沒停。從制造爆炸到擾亂伊朗國內的穩定,以色列的策略就是想讓伊朗不得安寧。
現在,伊朗終于坐不住了,開始采取行動。
7月21日,伊朗宣布成功試射了“卡西德”新型衛星運載火箭,展示了自己航天技術的進步,同時軍方宣布修復了之前被以色列重創的防空系統。上次沖突中,伊朗的防空系統漏洞百出,以色列戰機直接暢通無阻。這次教訓讓伊朗迅速行動,修補防空弱點。據外媒報道,伊朗緊急從某個大國購置了一批防空武器,雖然沒有官方確認,但這就是在警告以色列:防空能力已經加強,新型火箭也試射成功,如果再來挑釁,后果自負。
此外,伊朗還宣布將與另外兩個大國舉行三方會談。雖然沒點明是哪兩個國家,但答案大家心里都清楚。伊朗在經歷了以色列和美國的輪番打擊后,總算明白單打獨斗不行,開始尋求更緊密的國際合作。回想當初,如果能多聽聽大國的意見,放低自己的姿態去合作,或許不至于這么被動。
7月中旬,在上海合作組織第25次外長會議上,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當著中國外長王毅的面,罕見向上合組織求援,要求對以色列6月份的“侵略”進行審議,給予伊朗政治支持,包括其他可能形式的援助。阿拉格齊還提出四點建議,呼吁上合組織建立集體安全機構,為成員國應對安全挑戰提供保障。這是伊朗的一次大膽突圍,試圖拉攏中俄,構筑對抗西方的戰略防線。
我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伊朗戰事再起?中國突然發出提醒!》中詳細說過,7月初,以色列的種種跡象表明,以色列正在加緊備戰,體現為針對伊朗的軍事壓力不斷升級,擺出一副大戰將至的架勢,整個以色列軍方動作頻繁,軍隊集結,武器裝備清點,后勤補給線全面鋪開,邊境地區重兵云集。
并且,7月4日,中國外交部突然再次發布提醒,警告中國公民暫勿前往伊朗和以色列,明確指出兩國間的停火協議脆弱不堪,隨時可能破裂,戰火或將再度燃起。
顯然,此刻以色列已經作好了對伊朗進行二次轟炸的準備。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在日前召開的形勢評估會議上表示,不排除再次對伊朗發動襲擊的可能性。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在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發文稱,必要時美國還會再次對伊朗核設施發起打擊。
不得不說,現在的中東局勢,有點像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
當時秦國日益強大,威脅六國,韓國作為小國,處境尤為艱難。公元前318年,韓宣子聯合魏國、趙國、楚國、燕國組成五國聯軍,試圖對抗秦國的擴張。雖然聯軍最終敗于秦軍,但這種聯合為弱國爭取了喘息空間,讓秦國在一段時間內放緩了攻勢。伊朗現在的處境與當年的韓國有幾分相似,面對以色列的步步緊逼,伊朗果斷拉攏大國,通過外交聯合來平衡力量,爭取主動,以此保命。
我認為,如果伊朗不能學習秦國的發展經驗,那么結局自然就是韓國。因為伊朗折騰了這么一大圈,伊朗國內的矛盾也在不斷加劇。總統佩澤希齊揚代表的求和派正面臨巨大壓力,多名議員集體逼宮,要求撤換他,甚至指責他試圖推翻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求和派與強硬派的分裂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哈梅內伊會不會更換總統,將是判斷伊朗內政走向的關鍵信號。在對外政策上,求和派外長在與美國和談碰壁后,立馬公開表示將繼續支持加沙的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武裝以及胡塞武裝。聽起來像是受氣之后的無能狂怒,但好歹也是在向美國施壓,如果不談判,伊朗就全力支持自己的盟友。
事實上,現在只有胡塞武裝還在持續攻擊以色列,伊朗光靠嘴上說支持遠遠不夠,實際的軍事援助才是關鍵。如果哈馬斯和真主黨徹底失守,伊朗的反以聯盟就會土崩瓦解,到時候伊朗孤軍作戰,處境會極其艱難。
以色列現在矛盾重重,是伊朗好好發展自己的重要時機,盡管號稱作好了二次轟炸的準備,但目前時機并不太好。內塔尼亞胡國內官司纏身,急需通過外部沖突轉移注意力,但這次在敘利亞問題上卻失了算。敘利亞新領導人朱拉尼曾公開傾向投靠以色列,但以色列覺得他還不夠聽話。
趁著敘利亞內亂,朱拉尼派兵平叛,觸動了以色列扶持的德魯茲人勢力。以色列借機出兵,轟炸了包括敘利亞總統府在內的多個目標,想讓朱拉尼服軟,同時擴大德魯茲人在敘利亞南部的控制。可沒成想,這引發了反效果。敘利亞各派系原本四分五裂,卻因為以色列的干預罕見地聯合起來對抗德魯茲人,甚至差點摧毀他們的根基。以色列不得不妥協,允許朱拉尼政權出面調解。被打臉的朱拉尼意識到以色列靠不住,加上土耳其對以色列的態度越來越強硬,朱拉尼開始調整立場。這讓以色列在敘利亞的布局嚴重受挫。
在這個關鍵節點上,7月22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發表強硬講話,宣布將繼續推進本土鈾濃縮計劃,并警告以色列:“對任何軍事行動,我們都做好了準備,武裝部隊隨時待命,必要時將打擊以色列縱深。”他還提到,上次沖突中,伊朗的回擊規模讓以色列只能保持沉默。
這番話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息:伊朗的軍事能力已經恢復,如果以色列敢再動手,將付出更大的代價。上次沖突中,伊朗的導彈攻擊確實讓以色列措手不及,防空系統幾乎癱瘓。這次強硬表態,應該是得益于防空系統的修復。
7月23日,伊朗副外長加里布阿巴迪宣布,伊朗同意接待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技術代表團,預計兩到三周內訪問,顯示出對核計劃的自信。同一天,伊朗軍隊在海灣地區與美國“菲茨杰拉德”號驅逐艦發生了對峙。據伊朗國家電視臺報道,美艦試圖接近伊朗水域,伊朗軍用直升機飛到它上空發出警告,迫使美艦掉頭南撤。美國海軍對此沒有回應。這次對峙是對一個月前美軍襲擊伊朗的回擊,表明伊朗不懼外部壓力。
實際上,伊朗現在敢這么高調推進核計劃,這次應該是有大國撐腰,不然哪來的勇氣?整體看,這次展現了更多主動性,修復了防空系統,試射了新型火箭,還通過跟大國的合作增強底氣。未來的局勢走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伊朗能不能保住哈馬斯和真主黨這些盟友,穩住反以聯盟避免落單。以色列如果不能扭轉現在的劣勢,說不定真的會陷入被動。當然,以色列的調整能力很強,畢竟有美國的支持,并且內塔尼亞胡為了穩住國內的地位,確實有動力再次挑起戰事。
總之,伊朗和以色列都在小心試探對方的底線,但任何一方稍有不慎,戰火就會迅速重燃,不排除發生第二次大戰的可能,尤其是以色列,必須趕在伊朗手握“真理”前拿下伊朗,繼而逐步拿下整個中東。
留給伊朗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沁園春·中東危局》
怒海驚雷,裂岸狂潮,暗涌未休。
正波斯烽舉,鐵穹星墜;戈蘭云詭,煉獄新開。
合縱連橫,金戈藏袖,萬國棋枰爭弈謀。
蒼穹嘯,看火龍穿幕,箭懾群酋!
千年血沃荒丘,
嘆百代恩仇燼未收。
縱秦弓蓄勢,強窺函谷;楚歌環伺,猶困孤舟。
盾鑄玄冰,鋒凝寒月,怒濤翻作斷江流。
風雷動,待天河倒瀉,一洗春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