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鄧軍 編輯/趙乾坤】
華夫筒托著一朵以二喬牡丹為靈感的冰淇淋,花瓣紋理精致如絹,柔粉與暖橙色澤交融……今年洛陽牡丹文化節期間,龍門文創院推出的這款文創雪糕迅速走紅,吸引眾多年輕游客專程打卡留念。
炎炎夏日,當游客在景區長時間步行后,面對一支標價20元起步的文創雪糕,購買意愿如何?
近日,觀察者網在北京南鑼鼓巷實地探訪發現,半小時內,兩家文創雪糕店僅售出一支產品,鮮有游客駐足詢價。有附近商鋪工作人員向觀察者網表示,這與2023年夏季南鑼鼓巷文創雪糕火爆出圈的情景“反差強烈”。
此外,杭州一家文創雪糕生產商也向媒體透露,今年市場銷售明顯疲軟,預計銷量可能下滑30%至40%。
隨著曾因高價(如單支66元)被稱為“雪糕刺客”的鐘薛高已成往事,文創雪糕的市場前景引人關注。
文創雪糕的“盛夏凜冬”來了?
近期北京持續高溫,最高氣溫一度達39.3℃。然而,部分景區的文創雪糕似乎正褪去往日的光彩。
在南鑼鼓巷,兩家商鋪均在冰柜顯眼位置陳列著多款文創雪糕。一家店鋪銷售的“兔兒爺”“南鑼鼓巷”等產品貼有“必吃榜”標簽;另一家則售賣“鼓樓”“天壇”“長城”“祥龍”等款式。
觀察者網現場觀察半小時,發現除一家商鋪售出一支“兔兒爺”雪糕外,人流如織的南鑼鼓巷未見其他游客問詢或購買。
2023年“紅極一時”的南鑼鼓巷文創雪糕 視頻截圖
據附近商戶回憶,2023年夏季,一款造型獨特(被描述為“三分像雞三分像猴,又有幾分像‘黃蟲子’,原型為蘿卜”)的文創雪糕曾帶動南鑼鼓巷知名度飆升,吸引大量游客購買、打卡并分享至社交平臺。“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一位南鑼鼓巷商戶坦言,“相比去年同期的火熱,今年文創雪糕的銷量下滑顯著。商家進貨量也趨于謹慎,可能擔心銷路。”
杭州西湖景區同樣面臨類似情況。靈隱一家商店店員在今年5月份向媒體表示,前幾年引入的文創雪糕因價格偏高導致銷售不佳,“今年已不再進貨”。
杭州當地的文創雪糕主要供應商——杭州杭望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行業銷售旺季通常在春末夏初(4—6月)和夏末秋初(9—10月),淡季銷量可能僅為旺季一半左右。該負責人指出,今年5月已明顯感受到杭州本地文創雪糕市場降溫:“以往家庭游客可能購買兩三支,現在大多只買一支用于拍照打卡。”
55%的人喊貴背后,文創雪糕的利潤去哪了?
2021年,三星堆文創雪糕率先破圈走紅。
隨后,圓明園荷花雪糕曾創下單日銷售7000支的紀錄;2023年揚州瘦西湖文創雪糕銷售額近600萬元;2024年嘉興白醬油雪糕年銷量超15萬支……近年來,景區、博物館等地推出的高顏值文創雪糕頻頻出圈,讓文化以更親民的方式觸達游客。手持特色雪糕拍照打卡,漸成年輕人出游的時尚選擇。
以嘉興白醬油雪糕為例,據嘉興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公眾號“嘉興發布”消息,該產品單價18元,自2024年5月4日上市至2025年6月上旬,銷售量突破15萬支,創收近300萬元。節假日高峰期日均銷量超3000支。社交平臺上,不少外地游客專程為此前來品嘗,甚至有網友多次購買并分享高效打卡攻略。
不過,文創雪糕的價格也常引發討論:北京玉淵潭公園櫻花雪糕從初代15元漲至35元;有游客反映,國家植物園內25元的文創雪糕售價甚至高于門票。
一項關于“文創雪糕是否算新型雪糕刺客”的網絡調查顯示,55%的參與者因價格高而認同,34%表示可接受小幅溢價,11%愿意為設計買單。
2025年5月,國家5A級景區洛陽老君山推出首款金殿文創雪糕。景區相關人士告訴觀察者網,疫情期間曾試水文創雪糕,但定位始終是類似冰箱貼的“配套商品”,對其銷售預期不高。該人士分析稱,博物館、主題公園等交通便利、氣溫較高的城市消費場景更利于文創雪糕銷售,且毛利可觀。反觀山岳型景區,尤其位置偏遠之地,因運輸不便、夏季氣溫相對較低,不僅銷量偏低,且運輸和儲存損耗巨大。
“年銷15萬支并不算多。據我所知,黃山景區文創雪糕年銷量達79萬支,總營收約1600萬元。”上述老君山人士表示,若計入銷售網絡、渠道、運費等成本,實際毛利往往不高。
例如,景區若自營能力不足,多采取分銷模式。每增加一層分銷環節,都將攤薄利潤。此外,文創雪糕對運輸和倉儲要求高,造型復雜的產品損耗率更高——棱角稍有損壞即無法銷售。因此,理論成本與實際成本、理論利潤與實際利潤之間存在顯著差距。
文創雪糕如何逃離“短命網紅”魔咒?
文創熱潮下,設計精美、配色豐富的文創雪糕層出不窮。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約有上百種文創雪糕,年總銷量超千萬支。同時,其“吸睛的顏值”與相對高昂的定價(普遍15元起,部分高達40多元),使其在2023年被網友調侃為“最貴雪糕”。
網友曬出的各地文創雪糕 網友“市井覓食記”
值得關注的是,天眼查公開信息顯示,7月16日,鐘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新增破產審查信息,申請人為上海臻料貿易有限公司。此前,其關聯公司鐘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盤箸有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已被申請破產審查。
業內分析認為,鐘薛高等“雪糕刺客”現象,根源在于部分品牌過度追求高端化與網紅效應,忽視了產品品質與消費者真實需求。高溢價雖能短期刺激消費者嘗鮮消費,但缺乏性價比的產品難以獲得市場持久認可。
面對挑戰,一些雪糕品牌正積極調整策略尋求突破:部分企業轉向研發低糖、低脂等健康概念新品;另一些品牌則著力提升性價比,通過優化供應鏈、精簡環節降低成本;探索“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銷售模式也成為重要方向,以電商平臺、社區團購等新興渠道彌補傳統零售客流下降。
觀察者網注意到,長沙某景區一款添加當地特產擂茶粉的15元“愛晚亭雪糕”,因承載“長沙味道”而受游客青睞;蘇州博物館的“秘色瓷蓮花碗雪糕”附贈文物解說卡,提升了產品的復購意愿。
前述杭州文創雪糕生產商負責人表示,公司正嘗試通過降低克重、簡化包裝等方式推出更具性價比的產品,以強化其“打卡拍照”功能。同時加強創新,開發如龍井茶風味等更具特色的新品。
有業內觀點指出,消費者愿意為文化價值買單,但拒絕被當作“冤大頭”。文創雪糕的核心價值在于文化傳播,本質是以日常食品為載體推廣文化。因此,不應本末倒置地依賴高定價區隔市場,關鍵在于持續投入文化創意開發,深化產品內涵,使其成為游客負擔得起的文化體驗載體。唯有如此,方能提升旅行體驗,贏得游客認可,形成景區與游客間的良性互動。
您在景區購買過哪些文創雪糕?售價如何?體驗是否滿意?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看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