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教訓:安全無小事,責任重如山
2025年7月23日10時20分許,一則噩耗震驚社會: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時,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生命戛然而止,另有1名老師受傷 。6名朝氣蓬勃、懷揣夢想的大學生,瞬間消逝,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無情終結,留給家人無盡的悲痛與思念。
事故發生后,初步查明浮選槽上方鋼格柵板一側固定角鋼焊縫存在陳舊性裂紋,當日受集中載荷后瞬間斷裂,導致整塊格柵板翻轉脫落。這看似簡單的事故原因背后,卻暴露出諸多嚴重的安全隱患和監管問題。
從企業角度來看,其安全管理漏洞百出。該選礦廠2月份雖對格柵板進行過一次“局部更換”,但未對全部焊縫做無損檢測,這是對安全檢測流程的敷衍。如果能在更換時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全面檢測,陳舊性裂紋或許早被發現并處理,悲劇也就可能避免。事發平臺日常承載標識缺失,未限定同時站立人數,這使得人員在平臺活動時毫無安全邊界概念。當7人站在格柵板上,超出其承載能力時,危險悄然降臨。企業在安全管理上的疏忽,反映出安全意識的淡薄,沒有真正將安全放在生產的首位。
學校方面,與企業簽署的《教學實習安全協議》未明確現場監護、限員和應急流程。在組織學生外出實習參觀時,學校有責任確保學生的安全。但協議的不完善,使得在實際操作中缺乏明確的安全指導,無法有效保障學生權益。此外,學校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或許也存在不足,未能讓學生充分了解在實習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以及應對措施。
此次事故也給社會敲響了警鐘。安全生產關乎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引發不可挽回的災難。企業不能只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安全投入和管理。安全設施的定期維護檢測、操作流程的規范執行、安全標識的清晰明確等,都是保障生產安全的基礎。監管部門應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力度,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對于安全隱患零容忍,加大處罰力度,形成有效的監管威懾。
這起悲劇令人痛心疾首,我們不能讓6名大學生的生命白白消逝。希望通過此次事件,企業、學校以及監管部門都能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強化安全意識,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加強安全教育,讓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