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ESG組
作者|陳玉立
頭圖|AI生成
本文是#ESG進步觀察#系列第140篇文章
本次觀察關鍵詞:公司治理
誰也想不到,一次本應是增長見識的“求學之旅”,卻導致六名大學生殞命。
2025年7月23日10時20分左右,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鋼格板)脫落,學生墜入含有危險礦漿的浮選槽,最終全部溺亡。
據央視網稍早前消息,浮選槽內的介質不是水,而是由磨碎的礦石粉末、水與浮選藥劑混合形成的礦漿。這種礦漿密度遠高于水,如泥漿般黏稠,人體下墜后迅速沉底,掙扎時礦漿就會附著口鼻堵塞呼吸道。此外,礦漿還含有氫氧化鈉(強堿)等腐蝕性藥劑,嗆入后會嚴重灼傷人的呼吸道和肺部,加速窒息。同時,浮選槽中因有高速旋轉的葉輪,施救十分困難。
據媒體報道,東北大學屬于“雙一流”A類高校及985、211工程院校,而溺亡的6名大學生均是這所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大三本科生,其中有的學生家庭條件并不好,原本承擔著整個家庭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如今全都付之一炬。
六條鮮活生命消逝的背后,最關鍵的問題在于,這場事故因何發生?
礦企生產安全檢查制度搞成了“形式主義”
明面上的原因各家媒體揭露了很多,這里只說關鍵原因。
虎嗅ESG組結合中青網報道與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事故直接原因是浮選槽上方鋼格柵板(規格1.2mx3 m)一側固定角鋼焊縫存在陳舊性裂紋,當日受集中載荷后瞬間斷裂,導致整塊格柵板翻轉脫落,學生們墜入含有危險礦漿的浮選槽并溺亡。
而早在2月份,企業曾對格柵板進行過一次“局部更換”,但未對全部焊縫做無損檢測。此外,事發平臺存在日常承載標識缺失問題,未限定同時站立人數;學校與企業簽署的《教學實習安全協議》也未明確現場監護、限員和應急流程。
虎嗅ESG組在梳理與涉事企業“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生產安全相關的資料時發現了三點事實。
一是“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曾被作為安全典范案例出現在其母公司中國黃金集團2023年ESG報告中,報告原話中寫有內蒙古礦業公司強化風險分級管控,且“堅決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
圖源:2023年中國黃金ESG報告
二是涉事企業在2021年就曾被發現安全問題,據企查查顯示,呼倫貝爾市應急管理局對中金內蒙古礦業實施檢查,發現隱患27條。
圖源央廣網留存,筆者查詢企查查發現相關記錄已被刪除
三是據瀟湘晨報報道,在6名大學生溺亡前14天,涉事企業還召開了2025年上半年安全生產委員會會議。據官微發布的信息,該會議對下半年安全生產工作作出明確部署,強調要強化隱患排查整治,綜合運用日常檢查、專項抽查等方式,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加強監測預警,確保安全生產工作盡責任、會防范、有準備。
圖源:瀟湘晨報留存 目前公眾號相關內容已刪除
這三點事實都在指向一個問題,即涉事企業的生產安全檢查制度有“形式主義”之嫌。
一方面企業在出事前剛開過安全會議,還大喊了口號;另一方面其母公司中國黃金集團認為涉事企業安全生產制度搞得有創新,將之當成了典型案例,結果這次事故直接暴露出基層并未解決實際問題。
知乎網友@田君良還發現涉事企業在今年2月25日曾發表一篇文章,向公眾表示順利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層平臺地面格篩板更換,甚至還配了圖片。
圖源:知乎@田君良,目前該文章已被刪除
這則信息有力地說明,涉事企業基層檢查存在只看表面、擺拍留念以應對交差的現象,企業內部雖說安全規章各類齊備,但只在部門檢查時“應付展示”。
需要指出的是,礦企此類行為并非孤例,虎嗅ESG組曾在此前發布文章《山東黃金成“差生”典范了》,同為礦企的山東黃金也曾事故頻發、屢次被罰,也造成過人員傷亡。
一個共性是,兩家出問題的企業均為主集團控股投資企業。可見,國內頭部礦業公司對于旗下子公司的生產安全疏于防范,亟需加強管理。
從ESG角度看,采礦安全是礦業公司ESG中的關鍵問題,直接關系到員工的生命安全和礦山生產的穩定。因黃金開采/冶煉涉及地下作業、炸藥使用、重型機械操作等高風險工序,所以員工面臨的安全健康風險遠高于其他行業。而當企業不能保障基本的生產安全時,其他社會責任承諾都會失去意義。
因此,黃金企業往往需要安全生產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起點和基礎,通過完善的安全培訓體系、先進的防護設備和科學的管理制度,全方位保障員工的健康安全。
“形式主義”的安全檢查何時休?
什么是形式主義?以會議傳達安排代替實際整改,以文件下發代替現場落實,上級下發的安全文件,基層只是走流程,不解決實際隱患。
一邊走“形式主義”的安全檢查,一邊發生事故,類似案例曾多次發生。
2023年7月,齊齊哈爾市第三十四中學校體育館樓頂坍塌事故奪走了11人的生命,11個家庭遭受巨大痛苦。據報道,事故原因是因為堆放在體育館樓頂的珍珠巖浸水增重,導致屋頂荷載增大引發坍塌。
諷刺的是,在這起坍塌事故發生四個月前,齊齊哈爾市教育局曾經開展校舍安全檢查,檢查事項涵蓋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校園安防建設、道路交通安全、校舍安全等7個重點區域。
同年5月,聊城市中化集團魯西化工雙氧水生產區發生爆炸火災事故,最終造成10人死亡。而就在爆炸事故發生前2天,聊城市應急局局長才帶隊來到發生事故的生產區進行了安全檢查。
央視網評論道:“人們盼望的,是真實、用心、嚴格的安全檢查,不要每次總是等到事故發生后才開始認真起來;不要每次都等到無辜群眾遇難之后,檢查者才意識到生命的寶貴。”
虎嗅ESG組認為,“形式主義”安全檢查導致事故反復發生背后,既與責任落實不清有關,也與更深層次的制度與執行密切相關。
一方面,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常貼“安全標簽”不履責,日常不深入一線,就會導致整改措施難以落地;另一方面,事后調查往往在“頂格處罰”后即偃旗息鼓,缺乏持續跟蹤問責機制,造成“大檢查”“拉網式”運動過后,問題依然存在。
最后,則是企業往往會因利益考量而忽視安全投入,典型如傳統人工式檢查重數量輕質量,無法對設備老化、腐蝕等持續風險形成有效監測;而在經濟效益考核壓力下,安全投入被視為“成本中心”,成了“面子工程”流于表面。這些雖說都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潛在原因,但最關鍵的問題仍出在企業自身。
據媒體披露,2019年內蒙古礦業曾因經營不善、連年虧損,被政府要求重組脫困。2020年,中金黃金收購內蒙古礦業,持有內蒙古礦業90%股權。
在管理權易手之后,受益于銅價上漲,內蒙古礦業在2021 年到2023年每年凈利潤都增長超過50%,2023年凈利潤達22.86億元,成為中金黃金在黃金之外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關于涉事企業所要承擔的責任,據媒體報道目前涉事車間已全線停產進行整頓,企業分管安全副總經理、車間主任、當日監護人員3人被采取刑事措施。而《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指出,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616236.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