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2025中國城市夜經濟指數”,上海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夜經濟活力榜首。2024年,上海全年夜間出行人次達403萬,酒吧數量達2906家,夜間公交活躍范圍接近2000平方公里,75%的城市區域在夜晚依舊燈光璀璨。
在這座“不打烊”的城市中,南京東路無疑是夜晚最具代表性的一條街。高密度的商圈資源、全天候開放的地標業態、成熟的步行街設計……“購物—用餐—娛樂—休閑”在這里形成閉環,構成上海夜經濟最鮮活的一張地圖。
夜逛
科技潮流下的未來生活
夜幕降臨,南京東路步行街上的華為全球旗艦店內燈光通透、科技氛圍感拉滿。相比白天,夜晚逛旗艦店的人們更加放松,既能避開高峰時段的人流,也無需顧及時間。這樣的時段,為店里這些充滿新奇感的科技產品,增添了一層 “私人放空 + 輕度探索” 的體驗氛圍。
幾臺 MateBook Fold 折疊電腦、三折疊屏手機 Mate XT 吸引著一眾年輕人試玩。旗艦店內搭載華為 ADS 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問界、智界等新能源汽車同樣人氣不減。不少年輕人晚上特地前來試駕、體驗中控操作,還有情侶坐進車廂自拍打卡,把它當作一間臨時“移動休息室”。
夜逛南京東路,在這里不只是“看產品”,而是在體驗一種未來生活方式。
夜食
從糕團到貝果,夜宵里的雙重味道
有著14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沈大成,如今也成為南京東路“夜經濟”的流量擔當。糕團窗口前,不僅有游客“一邊問一邊買”,也有本地居民穿著睡衣打包點心當夜宵。綠豆刨冰、赤豆冰沙、茉莉龍井條頭糕,都是“老上海的夜味道”。
街區另一頭,紐約貝果博物館則代表著夜宵的另一極——輕盈、精致、拍照好看。紅豆黃油貝果、香蔥韭菜貝果,搭配冰萃咖啡與全鏡面打卡墻,成為年輕人“邊吃邊拍”的社交熱點。一個是本地糯香的老味道,一個是大洋彼岸的低脂輕食,它們共同撐起南京東路夜宵地圖的兩個支點。
夜玩
拆盲盒,成為打工人的情緒出口
晚上七點半,泡泡瑪特旗艦店的櫥窗前亮著一片柔光,“拆個盲盒再回家”,已經成了許多年輕人夜生活的儀式感。
Labubu,這只“怪得有點可愛”的北歐精靈,是最近最火的系列。怪味便利店款中,它化作泡面、炸蝦、飯團的模樣,像極了打工人下班后的狀態縮影。
“我就想在工作之后找點能讓我發個呆又能開心的東西,”一位5A廣告公司文案說,“我們公司原來放 BE@RBRICK,現在大家都愛 Labubu,說它更像我們。”
泡泡瑪特,不只是玩具店,更像是都市年輕人深夜情緒的一種投射場。
夜拍
在老照相館里,定格屬于自己的狀態
南京東路的夜晚,也屬于鏡頭。霓虹燈下、櫥窗邊、街口路燈旁,年輕人們舉起手機,記錄“城市夜生活”一幀幀即景。
而在老字號王開照相館里,夜拍更具儀式感。有人在試穿民國旗袍和西裝,也有人坐在修圖區與修圖師溝通光影、膚色與背景。白天是坐在格子間埋頭打表的白領,或是滿城飛奔做路演的市場經理,晚上,他們在鏡頭前卸下疲憊,定格出最放松的那一刻。
作為中國最早的商業攝影品牌之一,王開照相館也轉型為“城市夜生活”的一部分。民國風寫真、情侶夜景照、“城市夜行計劃”……都讓“拍照”這件事從功能變成體驗。
夜逛、夜食、夜玩、夜拍——南京東路的夜,不只是燈火通明,更藏著萬般情緒。這里有人在看未來、有人在嘗記憶、有人在拆驚喜、有人在重啟自己。
一條街的夜生活,就是一座城市的夜體溫。越夜越精彩的南京東路,正在描繪屬于上海的夜經濟樣本。
你最喜歡哪種“夜生活”?歡迎留言聊聊你的南京東路夜逛記憶。
記者 / 王子吟
編輯 / 劉曉靜
圖片 / 王子吟 小紅書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