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一段新能源汽車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停車場不停繞圈的視頻,刷爆了社交平臺。視頻里,白色車輛在空曠區域反復轉圈,配上"制動失靈""司機神操作"的文案,迅速點燃了輿論場。有人怒贊司機的技術高超,在車輛失控的情況下,竟能人車均無恙;有人痛批新能源車質量堪憂,更有甚者將其與過往車輛事故強行關聯,掀起新一輪對國產新能源汽車安全的質疑。
不過據警方發布的通報顯示,經查,駕駛員蔣某(男,40歲)因長時間聯系不上到蓉客人,導致情緒急躁,駕車在停車場內繞行。車上除蔣某外,無其他人員。車輛繞行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經檢測,已排除蔣某酒駕、毒駕。
回顧事件發酵過程,不難發現謠言的傳播路徑頗具典型性。最初發布的視頻刻意截取片段,隱去了停車場空曠無車、車輛轉彎流暢等關鍵信息,只突出"不停繞圈"的反常行為。配上"制動故障"的聳人聽聞標題后,精準擊中了公眾對新能源車安全的焦慮心理。在信息碎片化的傳播環境中,很少有人會深究視頻細節——比如車輛在轉彎間隙有明顯減速,剎車燈多次亮起,這些都是制動系統正常工作的鐵證。
也不知道散布車輛失控的人,究竟是不知情,還是別有用心,如果是前者,那么還可以理解,可如果是后者,那么性質就變了,無論是為了博眼球賺流量,還是有意抹黑車企,這兩者都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產業,本身就處于輿論放大鏡下,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被放大成"行業危機"。這種非理性的輿論環境,既傷害了企業的合法權益,也誤導了消費者的判斷。
目前,比亞迪新聞打假辦公室官方微博號發帖表示,已對網絡謠言全面取證,并敦促發布謠言的媒體及網絡用戶盡快刪除不實信息。比亞迪將采取訴訟等法律途徑向造謠及傳播網絡謠言的相關媒體及網絡用戶追責。
雖然目前有很多視頻已經刪除,但輿論已經發酵,傳播造成的影響難以消除。如今即便警方通報發布后,仍有不明真相的人在相關視頻下留言"再也不敢買新能源車"。這提醒我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理性判斷比盲目跟風更重要。看到離奇事件時,多等一等官方通報,多查一查細節證據,或許就能避免成為謠言的傳播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