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江蘇一個女子,在網上分享了一個視頻。
因為內容和畫面戳中了很多網友的共鳴神經,很快沖上了熱搜。
這個視頻的主要內容,就是母女吃牛肉面的一幕。
大家看了只,有一種感覺:那就是窒息。
原來,這名女子趁著自己的侄子放了暑假,想帶著母親和侄子出去玩一下。
畢竟,平時母親都是在老家帶著女子的侄子,也就是老人的孫子。
除了接送侄子放學,還要負責孩子的一日三餐,非常辛苦。
現在侄子好不容易放假了,母親也有空休息一下。
出門之前,女子就是動用了很大的力量,各種勸說母親,母親才同意出門的。
理由就是出門要花很多錢,要坐高鐵,要出去吃喝,要住旅店,到處都是錢。
好吧,這下想著母親好不容易出來了,就好好陪母親玩一下,開闊一下她的眼界,讓老人家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
到地方了以后,女子在酒店里放下行李,帶著母親和侄子,去到一個飯店里吃牛肉面。
結果,三人各點了一份牛肉面,侄子吃得津津有味。
可女子的母親,明明舟車勞頓已經很餓了,但她只是看著那一碗牛肉面,卻遲遲不動筷子。
女子首先還以為是母親不愛吃,沒想到問了以后,母親說她喜歡是喜歡吃,只是出來太花錢了。
女子跟母親說,出來玩就是花錢享樂的,就這么點錢,不需要心疼。
結果,女子的母親就沿著碗邊喝了一小口湯,還是不下筷子。
這就讓女子感覺到有點掃興了。
自己花錢花時間帶他們出來玩,結果母親卻以這也要花錢那也要花錢為由,各種不給面子,連碗牛肉面都舍不得吃。
老人一邊喝幾口湯,一邊還看著孫子的碗里。
怕孫子不夠吃,到時候又得點菜,又得花錢。
所以她想先就孫子吃完,自己才敢放心吃。
最后,在女子各種精疲力盡的勸說下,母親才好不容易把那碗牛肉面吃完。
吃完以后,她不是說“謝謝你,女兒,因為有你帶我們出來,我們才能吃上這么好吃的面,才能出來好好享受”,而是唉聲嘆氣,埋怨女兒,說又花這么多錢,怎么就不知道節約一點呢?下一餐可不能這么吃了。
女子一聽,真的很冒火。
自己的孝順和用心,在母親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不僅如此,還被母親以浪費錢為由,說了一頓。
你說這樣的父母,是不是特別掃興?
因為一碗牛肉面,女子整個玩樂的心情都沒了。
她整個人,就像小時候因為一點小事做的不好被母親埋怨和否定那樣,突然沒有了任何孝順的積極性,更沒有成就感。
女子苦笑著說,下次再也不敢帶母親出來玩了。
女子曝光出來的“母女倆吃牛肉面”這無奈一幕,瞬間引起了評論區里很多網友的共情。
大家都爭先恐后地分享了“同款母親”,“同類遭遇”。
一個女網友說:
我媽也是一樣的,掃興王中王。
帶他們去吃自助餐,我爸會跟我討論吃哪些能吃回本,他會拿個盤子每樣都弄點嘗嘗,特別是平時不常吃的,比如海鮮之類的各種魚啊蝦啊,他都會弄點嘗嘗你跟他一起就會很開心,吃的開心。
可我媽,轉一圈夾了點咸菜回來,說她吃這個就行,自助餐吃咸菜,我真的無語到極點。
我只能說,她要不是我媽,我忍不了一分鐘。
一位男網友表示:
我老丈人對電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家里用電,就好像犯罪一樣。
燈不能開,在房里面就是烏燈黑火,迫不得已就開手機手電筒。
電熱水壺不能用,燒水要用爐灶明火來燒,當然沒開抽煙機,弄得廚房像汗蒸房一樣。
空調不能低于25度,然后又開風扇,但又不能開高檔。
盒裝牛奶,喝完還要把盒子剪開,兌水把壁上掛著的都不能放過。
家里吃飯,有汁的餸菜,過完盤之后盤邊掛著兩滴汁,要用舌頭舔干凈。
盡量不要外出吃飯,點有殼有骨頭的菜,要不然就像八輩子沒吃過一樣,一根根骨頭咬到碎爛才肯罷休。
這個網友雖然說得很滑稽,但是很真實。
一說到這些,很多網友都做了補充。
我媽70了,一生也是節儉慣了,水果從來不舍得買,我買給她吃她說不要買,等壞了再把壞的切了再吃好的。
我說過多少次就是不聽,現在也不就買了。
自己手里有幾十萬,不舍得花一分錢。
夏天的時候也不開空調,不幫她裝,說哪家哪家有空調,幫她裝,又不用,說不熱。
也不知道怎么想不開的,真的太無語了。
是的,普普通通的一個吃牛肉面的畫面,卻讓我們看到了很多無奈而又痛心的真相。
你說一碗牛肉面很貴嗎?到頂也就二十幾塊錢。
其實真正窮的,不是這個老人家吃不起一碗牛肉面,。
而是窮在心里,窮在精神上。
要知道,節約和心窮,是兩個概念。
為何上一代很多人沒苦硬吃?
其實是窮怕了、餓怕了,沒有安全感也失去了享受生活的能力。
他們不是不愛你,他們連自己都不愛的。
很可憐,值得同情但是也理解很多人厭惡他們。
畢竟,掃興的父母,讓人心累。
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父母,即便他已經身纏萬貫,也依然會覺得自己不配得。
他們的成長經歷,因為那個年代的物質匱乏,加上父輩們不正確的教育方式,讓他們有了深深的不配得感。
那個年代的父母,會不斷的給子女灌輸“這個東西很貴,這個電費很貴,我們每天辛辛苦苦掙錢不容易,你要省著點花”,“你考這么差,還想吃蛋糕吃冰淇淋?”這些思想。
用這種道德感和愧疚感,來綁架孩子,想讓他們跟著自己一樣節省。
殊不知,在這種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就會有了深深的不配得感。
他們不知道,即便我家里條件再不好,即便我的成績再不好,我也是配得上吃一碗牛肉面的,我也是配得上吃一個好蛋糕的,我也是配得上父母對我說一句“你很優秀”的。
但因為父母沒有給他們這種“你值得”的表達,所以孩子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好,是自己不配得。
在這種匱乏年代和家庭教育里長出來的孩子,他們的精神土壤,是很貧瘠的。
即便他們長大以后,子女能給他們很好的生活環境,他們也會依然沿用上一輩給他們的那種錯誤的教育方式,覺得自己什么都不配得。
他們不會看見子女想要為他們付出的用心,他們只會埋怨子女為他們花了錢,埋怨他們不懂得節儉。
所以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
父母的成長經歷和原生家庭,讓他們有了這樣扭曲的認知和價值觀。
只能說,精神貧窮,遠比物質貧窮可怕!
不能說父母錯了,只能說,他們在掃興的同時,也真的讓人心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