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網友發視頻稱自己在意大利中古集市上買到了一條來自1970年的“遠古毒項鏈”。因為在佩戴后的第二天早上,這位網友的脖子就開始變得又紅又腫,還奇癢難耐。眼看皮膚受損的面積越來越大,便趕緊去藥店找醫生開藥,說醫生確診為鎳金屬中毒。
其實,一些耳環、項鏈、手鐲等飾品里含有的重金屬引起皮膚過敏的情況并不少見,但導致中毒的風險并不高,尤其是短時間接觸。南京明基醫院皮膚科主任康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這位網友視頻中呈現出的皮膚狀態來看,更可能是鎳過敏導致的接觸性皮炎?!叭绻擎囍卸?,會在一定時間內出現頭昏頭痛、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癥狀。一般來說,只有高濃度的鎳才會引起急性中毒,低濃度鎳長期吸收也可能發生慢性中毒,但一般影響的是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等。而即便皮膚有一點破損,在佩戴含有鎳的飾品后,發生中毒的可能性也非常小?!?/p>
“該網友在視頻最后對出現這一情況的原理解釋以及防止措施也是針對過敏展開的?!笨道蛑魅握f。
“在門診上,如果遇到局部反復發生濕疹的患者,我們會建議患者做斑貼試驗來尋找可能的接觸性致敏物,這與食物或吸入物引起的過敏是完全不同的反應。”康莉主任說,在沒有明確致敏物前,皮膚由于長期接觸致敏物導致其處于敏感狀態,加上搔抓等刺激可在接觸部位發生慢性濕疹樣改變,臨床常診斷為慢性濕疹,但其本質是慢性接觸性皮炎,去除致敏物后經過治療完全可以恢復。
當然,在可能引起過敏的金屬里面,最為普遍、嫌疑最大的金屬成分就是鎳了,甚至鎳引發的接觸性皮炎還有“鎳皮炎”這一稱呼。記者了解到,鎳不僅有穩定性和耐腐蝕性,而且價格低廉、光澤度高,所以會廣泛應用在耳環、項鏈、手鏈等飾品和眼鏡框、皮帶扣、紐扣或表帶等日常用品中。有研究表明,鎳離子在汗液的作用下更容易溶出,所以,在夏季或潮濕環境中佩戴含鎳飾品更容易引發過敏。長時間使用后因為磨損導致表面鍍層受損,鎳離子也更容易接觸皮膚,這是一些金屬制品早期使用無反應,1-2年后才出現皮膚過敏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局部發生鎳接觸性皮炎后,由皮膚破損導致鎳吸收入人體后,可能會發生全身的過敏性皮炎(系統性接觸性皮炎)?!笨道蛑魅翁嵝?,最好選擇低敏、安全材質的飾品,如足金、足銀、鈦、陶瓷等;避免皮膚破損時佩戴;運動、洗澡時取下,定期清潔首飾,注意佩戴衛生。發現金屬制品有磨損后密切觀察皮膚反應或及時更換。“如果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取下首飾,外用激素藥膏(如氫化可的松),嚴重時立即就醫?!?。當然,鎳過敏只發生在少數過敏體質的人群中,通過斑貼試驗是可以明確的,大多數人不必草木皆兵。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許倩倩
校對 石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