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老鄉們注意了!未來幾天濕熱天氣還要接著"發力"。
持續的高溫疊加時不時的降雨,給白紋伊蚊搭起了繁殖的"快車"。省疾控中心的數據很讓人揪心:過去一周本地登革熱病例環比激增超60%。更要警惕的是,基孔肯雅熱也跟著冒頭了,這病帶來的關節痛能持續好久。
為啥這兩種病突然厲害起來?跟老天爺的"天氣組合拳"脫不了干系。35℃以上的高溫天,加上雨后到處的積水,蚊子卵5-7天就能孵出成蚊。
你家陽臺的花盆托盤、空調接水盤,說不定正藏著無數蚊子"后備軍"。
現在得趕緊行動起來,先端掉蚊子的"育嬰房"。陽臺、天臺的廢棄瓶罐、泡沫箱,有積水的立馬倒掉,沒用的直接清走。水培植物每周要徹底換水,順便刷刷容器內壁,別讓蚊卵藏在里面。
廚房冰箱接水盒、衛生間地漏這些角落,每周都得檢查一遍,別留積水。
滅成蚊也不能松勁,傍晚和清晨是蚊子最活躍的時候。
電蚊拍這時候派上大用場,客廳臥室多轉轉,看見就拍。用殺蟲氣霧劑要注意,先關門窗噴墻角、窗簾后,完了通風半小時以上。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得選溫和點的藥劑,多通會兒風更安全。
出門的時候也要做好防護,清晨黃昏蚊子多,盡量穿長袖淺色衣服。裸露皮膚涂點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的驅蚊劑,出汗了記得補涂。普通花露水可不管用,別想著靠它防蚊子,關鍵時候得用對東西。
福田區有一家人就吃了虧,冰箱接水盤沒清理,結果一家三口都被傳染。
這事兒給大家提個醒,被白紋伊蚊咬了可能沒感覺,別不當回事。要是突然發高燒到39℃以上,還頭痛、關節痛、起皮疹,趕緊去醫院。
跟醫生說清楚有沒有被蚊子咬過,去過哪些地方,別耽誤了診斷。
基孔肯雅熱的關節痛可不是小事,有人能疼幾個月,可別當作普通感冒硬扛。現在大家都得明白,防蚊滅蚊不是一家一戶的事兒,得一起使勁。社區的公共區域消殺要配合,發現蚊蟲多的地方及時上報。
每家每戶把自家的積水清干凈,就是在切斷蚊子的繁殖鏈條。我個人覺得,老一輩看積水防蚊子的經驗很有用,現在再結合科學方法就更靠譜。
最后給大家列個清單:現在就去倒陽臺積水、洗冰箱接水盤、備瓶有效的驅蚊劑。廣東能不能順利度過這場"蚊患",就看咱們每家每戶現在有沒有行動起來。
記住了,小細節不注意,就可能吃大虧,防蚊防病得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