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空空啊
放在今天,那些重疊率超高的名字,在六七十年代是建國,衛國。在八九十年代是張偉,王杰。
而在零零后當道的現在,是子涵,梓萱。
可是時間往前推百年,那個時候還是清朝。
可是每個時代,乃至每個朝代,都有獨屬于自己爛大街的名字。
而清朝名字使用率最高的,首當其沖費揚古。
這個名字的出鏡率之高,皇室子弟用,大臣貴族用,普通子弟也用。
費揚古是漢譯,滿語的意思連名字都不是,是老兒子的意思。
加上姓氏,就是誰家的老兒子。
費揚古甚至都不是名字,而是小名。
愛新覺羅家有一個費揚古,是多鐸最小的兒子。烏拉那拉家也有也有一個費揚古,最后生了一個女兒,嫁給了雍正做皇后。瓜爾佳家還有一個費揚古,他的堂叔叫鰲拜。
但我私以為,最出名的費揚古應該是董鄂家的,因為這個費揚古,是董鄂妃的弟弟,但是被康熙重用。
可以說康熙的童年時期,一直活在董鄂妃的陰影里。
自己的親媽拼寵愛,不如董鄂妃受寵。自己拼寵愛,也不如八弟弟受寵,因為八弟弟是董鄂妃生的。
所以當康熙掌握大權,能夠重用費揚古,只能說他是一個天生的皇帝,童年的陰影完全不足懼。
費揚古是順治時期內大臣鄂碩的次子,有一個名冠京都的姐姐董鄂妃。
這樣的家世想出頭,真的太難了,因為起點超過了太多人。
可是董鄂妃招了一大堆人的恨,早早的病逝了。隨后順治也駕崩了。
留給董鄂家的就是地獄模式。
在順治十五年,鄂碩病逝,費揚古繼承了父親的爵位。
也就是說,在康熙登基后的一大段時光里,還是一個少年的費揚古撐起了董鄂家,撐起了那些白眼和諷刺。
為了能夠讓董鄂家再一次在朝堂站穩腳跟,費揚古只能拼,拿命拼。
康熙平三藩,費揚古屢建戰功。
也是這個時候開始,康熙開始摒棄前嫌,重用他,升任侍衛內大臣,火器營總管,議政大臣。
這條路,費揚古走了二十年,終于走到了父親當年的位置。
自此,費揚古堅定康熙一個政策,只要康熙說,他就跟隨。
在康熙決定親政準噶爾的時候,是眾人勸阻中,唯有費揚古獻計。
此后,費揚古被任命征討準噶爾。
雖然是康熙親政準噶爾,但是一直是費揚古在前方領兵作戰,也是費揚古第一次打退了噶爾丹,迫使噶爾丹請降。
這一戰,是費揚古一生征途的巔峰之戰。
董鄂妃畫下的裂痕,被費揚古親手彌補,代價是滿身傷痕。
董鄂家再一次的崛起,費揚古也終于可以放心。
前朝,噶爾丹戰敗,家宅,一如當年繁盛。
在康熙四十年,康熙出巡塞外,費揚古隨扈,途中患病,康熙親自探病。
為了治療,費揚古返回京中,不久后病逝。
這個董鄂家的小兒子,為董鄂家掙回來一份前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