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的建設,跟印度一毛錢關系都沒有,主要是我們實力和需求都到點了。很多人,包括有些印度人,覺得在這里修建一個水電站,可能是想對印度卡脖子,實際上根本不是這么回事。
印度人把自己想象的太重要了,覺得我們還需要花1.2萬億的投資,在雅魯藏布江上修一個水電站去卡印度的脖子,這純屬是自作多情。因為1.2萬億,你都不知道可以采購到多少霹靂15跟霹靂17了,把印度從南到北洗一遍都夠了,還需要建個水電站,繞這么大個彎彎去卡印度嗎?
實際上在雅魯藏布江墨脫大拐彎這里,這個整體水位的落差非常大,在短短百公里內落差就有兩千多米,這就導致這里的水電資源,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得天獨厚的。在這里進行水電開發,是遲早要做的一件事情,因為這個資源優勢太大了,不進行開發都說不過去。
那為什么以前我們沒有在這里進行水電開發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那邊的基礎設施跟不上,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要跑到那個深山老林里面去修建水電站,這個成本是無法想象的。
西藏的大規?,F代化基建,其實也就是這二十年的事。2006年青藏鐵路正式通車,那年有首歌特別流行,就是韓紅唱的天路,我為什么記得這么清楚呢?因為我就是在2006年去的西藏,當時還徒步去了墨脫。
2006年的時候,墨脫公路都還不通,每年只有789三個月可以進出墨脫??ㄜ囘M不去,物資都是靠人扛馬背,只有比較好的越野車是可以進去的。我們當時是從波密坐車可以到80k這個地方,也就是80千米的這里有一個貨物的站點,然后從這里走進去,到墨脫縣城需要4天,再從墨脫走到派鄉,穿出來大概是需要三天。
后來進墨脫的關鍵樞紐工程,就是嘎隆拉隧道打通,墨脫公路在2013年才正式建成通車,即便是現在,墨脫公路也是進行單雙號通行,雙號進單號出。你可以想象得到的墨脫這個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是一個什么情況的?
我第一次進墨脫,那連個鎮都算不上,整個縣城一條街,五分鐘來回走一遍。在墨脫公路正式通車之后,墨脫的縣城建設發展水平取得了一個跨越式的發展,現在已經比我那個時候大太多了。
但是要在墨脫建水電工程,光靠墨脫這個地方是沒法建成中轉站的,最終必然是通過林芝。而拉林鐵路是2021年才正式開通。后面林芝將成為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建設的中心樞紐城市。大量的物資轉運,可能都會依托林芝,依托拉林鐵路來進行。
有人說我之前在《》說到的,中美階段性轉為合作,是雅下水電工程開工的基礎,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從2006年青藏鐵路開通,到2013年墨脫公路開通,再到2021年拉林鐵路開通,可以說在時間線上面,到了2025年正式宣布雅江水電工程開工,從基礎設施條件的角度來說,基本上是緊鑼密鼓,一步也沒有耽擱。
02
雅魯藏布江在墨脫大拐彎那一段的垂直落差達到了2300米,我們的方案不是在那里修建一個大水壩,而是截彎取直,修建50公里長的穿山隧道引水發電,用這50公里長的隧道,要建5座梯級水電站,總體上還是用這個自然落差。
不蓄水的話,要水淹阿三,那很明顯是不可能的。即便蓄水,應該也是一個低壩蓄水,蓄水量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威脅性。
我發現好多人的格局被阿三帶跑偏了,網上好多人說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應該搞成可以卡印度的脖子就好了,這就是明顯的被阿三的被迫害妄想癥影響了,而且是典型的印度特色,就是往一個正常你想都想不到的地方瞎想。
就比如說威懾印度這個事,那還用得著花一萬億建個水電站嗎?一萬億都夠把印度打回原始社會再重建成社會主義國家的了,也只有印度人總是覺得我們干啥事都是在針對他們。
真要針對印度,印度得瘋球。
其實后面對雅下水電工程更大的期待,就是紅旗河這個項目,這個設想,實際上就是讓雅魯藏布江改道,往新疆去。這個說白了,就是淡水資源的充分利用了。
而在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后面沒多遠,就流出國境線了,但是它下游地區是印度洋水汽最充沛的地方,號稱地球雨極,也就是說就算雅魯藏布江在國境之內改道流向新疆,對下游影響也不大。
咱不改道,它不也是主要流到海里去了嗎,這個道理,印度人一聽就明白,很容易理解。
以前牟其中有個超級設想,把喜馬拉雅山脈炸個口子出來,讓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以從這個豁口長驅直入,那我國整個西北都有可能變成江南。
這個設想,其實就是從氣流這個層面,對淡水資源進行爭奪。但是這個難度太大,不可控因素太多,沒啥可操作性。
而另一個層面對淡水資源的爭奪,就是河流,而河流的水源,一個是降水,一個是冰川融水。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因為喜馬拉雅山脈對印度洋的暖濕氣流的阻擋,他們得到了水汽和降水,那我們在北邊,得到的主要是冰川和融水。
總體上來說老天爺的這個分配也算是公平的,將來雅魯藏布江的水,分兩塊,下游的降雨匯聚起來歸印度洋,上游的冰川融水匯聚起來,一路向北流歸羅布海,這樣也就不改變海納百川的規律,大家也可以各取所需了。
所以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按目前的進度來看,還只是走到了第二步。第一步是從拉薩和成都兩個方向,把基建推進到墨脫匯合,第二步是建設超級水電站,第三步才是最終逆天改命的一步,也就是引水入疆。
讓淡水資源,在中華大地,實現內循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