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陣容比不過姜文的《你行!你上!》,票房排片比不上大鵬《長安的荔枝》。
陳佩斯這位曾經的春晚“喜劇之王”,為什么會在電影圈這么尷尬?
電影口碑
暑期檔電影輪番上映,好片還是爛片看票房就知道了,但唯獨《戲臺》是一個例外。
如今點映已經過了一周了,網上關于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層出不窮,但基本都是五星好評。
觀眾口碑是夠了,但電影的票房數據實在說不上好。
想當初,陳佩斯為《戲臺》真是“拼了老命”。
據傳他為了籌錢拍這部電影,甚至把北京的房子都抵押了,還跟老搭檔朱時茂借了錢才湊夠。
剛開始影院還挺看好這部片子的,結果預售票房徹底打臉。
誰能想到,陳佩斯這部時隔三十多年才出現的新作品,預售票房還不到一百萬?
然而排片還沒解決,其他問題又出現了。
就在上映前夕,電影圈突然殺出個“程咬金”。
姜文的《你行!你上!》、大鵬的《長安的荔枝》等好幾部大片,全在18日提檔了!
六七部電影擠在一起,《戲臺》這種既沒有流量明星、沒有熱門IP、也沒有劇情招牌,還是“戲曲電影”。
《戲臺》一下就被其他電影“擠”走了,直接延期撤檔了。
姜文的電影是改編名人故事,還是“全明星陣容”。
口碑有姜文以往的“老本”撐著,討論度全看演員的粉絲,想不火也難。
大鵬的電影改編自大熱小說《長安的荔枝》,自帶觀眾基礎。
再加上劇版《長安的荔枝》已經完結,觀眾基本了解劇情梗概,影版的接受程度更高了。
相比之下,《戲臺》預告片里用的二胡配樂,“老年戲曲表演”,都被網友吐槽“太老氣”、“不夠吸引年輕人”。
演員比不過姜文,劇情比不過大鵬,陳佩斯輸的徹底。
就算陳佩斯為了這部劇籌備了好幾年,但沒有熱度,電影根本拿不到影院的黃金場次。
于是,看過點映的觀眾發現了一件事。
《戲臺》不光排片少,排片的時間也不在黃金段,要么是凌晨,要么是早上。
陳佩斯不得不改檔期,道歉時眼圈都紅了。
這背后的原因,遠不是一句“排片低”能說清的。
影院不看好,演員不給力,資源補不上,簡直是地獄難度的開局。
而陳佩斯會面臨這種處境,還要從他的經歷說起。
情商低
八九十年代,他和朱時茂在春晚可是“頂流”,誰小時候沒看過他們演的小品呢?
《吃面條》、《主角與配角》這些小品,現在看還是經典中的經典。
“隊長!別開槍!是我!”這句臺詞,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模仿。
那時候,陳佩斯絕對是喜劇界的獨一檔的存在。
轉折點出現在1998年,一場官司斷送了他的職業生涯。
1998年,陳佩斯和朱時茂,因為版權問題跟央視起了“沖突”。
明明是自己原創的小品,結果卻成為別人盈利的工具,他竟然最后才知道。
于是,一場關于版權的官司開始,陳佩斯跟自己的“老東家”“鬧掰”了。
最后,贏了官司,賠上了職業生涯,跟“封殺”沒什么區別。
據傳陳佩斯最困難的時候,連女兒280塊的學費都拿不出來。
據傳,陳佩斯曾在北京延慶的山里包地種果樹,從演員變成了個“果農”。
很多人說他“太軸”、“情商低”,不懂圓滑處世,非要硬碰硬。
但偏偏是他這股“軸”讓他“東山再起”。
他用種果樹辛苦攢下的30萬,全部砸進了話劇《托兒》、《陽臺》的制作里。
扎實的劇本和表演,全國巡演120多場,硬是賺回來2000多萬!
朱時茂也沒有對這位“老搭檔”袖手旁觀。
從央視離開后,他去了國外學導演,私下經常跟陳佩斯聯系。
在陳佩斯排練話劇的時候。他二話不說就去幫忙了。
話劇成功之后,陳佩斯選擇繼續深耕話劇舞臺,朱時茂則嘗試拍電影,還搞起了直播帶貨。
表面看兩人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子,但《戲臺》首映禮上,朱時茂出現在現場,為陳佩斯的新電影紅了眼眶。
拍《戲臺》時,陳佩斯更是把“軸”精神發揮到極致。
據傳為了三分鐘的京劇動作,他帶著團隊做了一百多次的動作捕捉。
一個幾分鐘的踢箱子的鏡頭,他因為道具箱子開合的聲音不夠理想,氣得當場換了好幾個才成功。
在現在很多靠特效、靠流量的電影圈里,陳佩斯的“軸”顯得格格不入。
在陳佩斯為了電影“掙扎”的時候,他的對手們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子。
走坦途
別看大鵬現在“光鮮亮麗”,但大鵬是近幾年才好起來的,過去的他在娛樂圈的風評并不好。
他最早是網絡主持人,靠拍《D絲男士》火起來的。
因為“入戲太深”,大鵬后續拍電影都有一種“D絲男士”的氣質。
原創劇本拍了幾年沒什么氣色,他將目光看向《長安的荔枝》,馬伯庸的熱門小說。
他聰明地把“千里送荔枝”的艱難故事,包裝成了現代“打工人”的職場故事。
電影里,李善德遭遇的官場甩鍋、層層壓榨、時間緊迫,讓很多觀眾看得感同身受。
不少看完的觀眾直呼:“這不就是我嗎?”。
豆瓣評分7.7分,上映7天,票房始終位居第一,甚至壓過了姜文。
相比于大鵬起伏的經歷,姜文的路非常順,起點也很高。
他跟英達是多年好友,剛畢業就出演了《末代皇后》。
他主演的《芙蓉鎮》在那個幾毛錢一張電影票的年代,拿下了上億的票房。
他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在1995年拿下了5000萬票房,是當年的冠軍!
后來《讓子彈飛》更是狂攬6個多億。
雖然,他的成功離不開精湛的演技和導演才華,但更重要的是他深厚的人脈圈子。
從小就認識了英達混入“京圈”,還能請動周潤發、葛優這些大腕兒同臺飆戲。
他作品還自帶話題和關注度,養活了不少電影解說博主。
姜文擁有的這一切都是陳佩斯這種“單打獨斗”的“手藝人”最欠缺的東西。
陳佩斯的《戲臺》票房不如人意,絕不只是“情商低”的鍋。
《戲臺》的票房能從慘淡的26萬預售,一路逆襲到超過6000萬,足以證明,陳佩斯的作品是好的。
他可能永遠成不了姜文那樣的“大佬”,但他對電影的敬業程度值得所有人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