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胤祀,是康熙帝的皇八子,自幼深受父親喜愛,18歲與皇兄們一起被冊封為多羅貝勒。由于在奪嫡中失敗,結局并不是很好。他的一生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朝中,對于生育子女方面卻忽視了,所以只有一個弘字輩兒子。
胤祀:1個兒子、3個孫子、10個曾孫。
弘旺,加銜貝勒,雍正朝隨父學習工部事務; 肅英額,閑散宗室,活到70歲高齡; 永明額,七品筆帖式出身,累官至領侍衛內大臣; 綿森,胤祀曾孫,筆帖式出身,累官至刑部尚書,活到73歲高齡。
到廉親王胤祀的奕字輩玄孫時,已經有11位,今天來解讀一下他玄孫的仕途前景如何?
1.愛新覺羅奕英(1776-1830)
奕英,是廉親王胤祀的長玄孫,是齡賢的嫡長子,出生于乾隆四十一年八月。
嘉慶十九年,39歲才被任命為七品筆帖式,入宗人府供職;
道光二年,47歲擢升為六品主事,前往東陵任職;
道光四年,49歲在東陵主事任上表現出色,提拔為西陵員外郎,品級為從五品;
道光八年,53歲升任西陵郎中,正五品;
道光十年,55歲走完一生。
2.愛新覺羅長澤(1776-?)
齡賢的次子,出生于乾隆四十一年八月,和兄長奕英是雙胞胎,但是他出生遲一點。外公是朝廷一等侍衛李五靈阿。有關長澤,史料記載較少,卒年不詳。
3.愛新覺羅奕仁(1778-1787)
奕英、長澤和奕仁都是一母同胞。奕仁是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出生。10歲時早逝。
4.愛新覺羅奕炳(1781-1820)
奕炳的父親叫瑞臣,祖父是肅英額。奕炳出生于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外公孫維一曾是朝廷的正二品總兵。不過,奕炳一生都為閑散,沒有出任過官職。
5.愛新覺羅奕湍(1785-1849)
瑞綿長子,乾隆五十年出生。
嘉慶十七年,28歲被授予三等侍衛,正五品;
道光二十二年,58歲升任侍衛什長,品級不變;
道光二十九年,以65歲高齡離世。
6.愛新覺羅奕淮(1795-1862)
瑞綿次子,出生于乾隆六十年二月。一生為閑散宗室,同治元年去世,享年68歲。
7.愛新覺羅奕中(1800-1861)
瑞綿三子,嘉慶五年出生。閑散宗室,咸豐十一年去世,年62歲。繼妻是八旗三等輕車都尉的女兒。
8.愛新覺羅奕固(1817-1820)
綿森長子,嘉慶二十二年出生,嘉慶二十五年早逝,年4歲。
9.愛新覺羅奕遐(1820-1822)
綿森次子,嘉慶二十五年四月出生,道光二年早逝,年3歲。
10.愛新覺羅奕松(1826-1831)
綿森三子,道光六年出生在總兵綿森府中。道光十一年早逝,年6歲。
11.愛新覺羅奕沆(1841-1879)
綿森四子,道光二十一年出生。他出生比堂兄奕英小66歲。
咸豐二年,12歲被恩詔為六品蔭生;
咸豐二年十月,朝廷授予12歲的奕沆為刑部額外主事,品級為正六品;
咸豐十一年,父親綿森調任刑部尚書,為了回避,所以21歲的奕沆調任吏部主事;
同治元年,授予一品蔭生。然后分到工部中,擔任額外員外郎,品級為從五品;
同治四年,授予正式的工部員外郎;
光緒元年,35歲擢升為侍讀學士。
光緒五年去世,年39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