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以來,哈爾濱市聚焦就近就地就業、組織化勞務輸出、職業技能提升、勞務品牌建設、公共服務保障“五大專項行動”精準發力,扎實推進“情暖農民工 就業促增收”專項行動,全市共組織各類招聘活動1081場,征集企業25.6萬家,提供崗位58.3萬個,較好促進了農民工就業工作,為農民工就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搭建平臺,幫助農民工實現就近就地就業。依托“農民工帶頭人微信群”平臺開展就近就地就業專項活動,活動期間共組織招聘活動496場,發布政策及崗位信息1439次,參與企業達4546家,提供崗位4.1萬個,成功帶動3630名農民工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同時,借助國家信息系統、就業幫扶載體、就業幫扶車間、公益性崗位等多種渠道安置脫貧人口就業。其中,就業幫扶載體33個,就業幫扶車間吸納脫貧人口就業213人,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人口就業1.2萬人,就業幫扶3.5萬人次,就業幫扶政策宣傳1.8萬人次,有力推動了脫貧人口就近就地就業,助力增收。
拓展協作,不斷擴大組織化勞務輸出規模。積極與經濟發達地區開展勞務對接,鞏固勞務協作關系。支持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互設勞務協作站點,建立“崗位供給清單”和“崗位需求清單”,開展“訂單式”供需對接,擴大有組織勞務輸出規模。目前,已與30個城市建立了勞務協作關系,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收集協議城市優質企業的崗位信息,并及時推送給有需求的勞動者。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勞務協作輸出710人,勞動力轉移就業4.1萬人。此外,各區、縣(市)積極保障農民工返鄉過年和返崗復工。組織農民工“點對點”運輸服務,包專車8輛,精準運送210名農民工順利返崗。
賦能發展,努力提升就業技能培訓精準度。針對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實際情況,開設了豐富多樣的專項培訓課程,如老年護理、家政服務、家禽飼養、玉米種植、水稻栽培等,以提升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同時,針對返鄉農民工創業難問題,專門開設返鄉創業農民工創業培訓課程。自2024年10月以來,全市共培訓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28117人次,開展創業培訓7008人次。此外,積極推進“揭榜掛帥”項目制培訓,引導培訓資源向重點領域集中,促進農民工技能就業、穩定就業,為農民工的職業發展賦能。
深入挖掘,積極打造精品勞務品牌。圍繞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挖掘細分行業工種用工需求,積極打造多種類型勞務品牌。截至目前,9區9縣(市)共培樹勞務品牌35個,共帶動就業2.6萬人,提升了農民工群體的就業競爭力和影響力。
創新服務,不斷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創新“文旅+就業+政策”戶外直播帶崗等系列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形式,為農民工求職搭建對接平臺。同時,推進就業服務載體建設,建成78個標準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形成覆蓋廣泛的就業服務網絡,助力490名農民工實現就業。加快標準化零工市場建設,推動“龍江零工之家”信息化服務平臺上線運行,進一步拓寬農民工就業服務渠道,提升公共服務保障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