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奚偉;通訊員:王帥陳娟)“用過的電池屬于什么垃圾?”“蘋果核應該扔進哪個顏色的垃圾桶?”7月24日上午,東湖景園黨群社區服務中心熱鬧非凡,一場以“律動暑期分類班 垃圾分類挑戰賽”為主題的垃圾分類課活動在此開展,數十名青少年兒童化身“分類小達人”,積極參與互動實踐。
活動伊始,東湖風景區垃圾分類專班的宣講員老師通過圖片和視頻資料,直觀展示了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嚴重危害,同時詳細講解了垃圾分類對于減少污染、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重大意義,引導孩子們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隨后,宣講老師結合東湖風景區的實際場景,詳細講解了四類垃圾的分類標準。“大家在湖邊野餐時剩下的果皮,屬于廚余垃圾;喝完的礦泉水瓶,要扔進可回收物桶;用過的紙巾就算再干凈,也是其他垃圾哦!”配合實物舉例和動畫視頻,原本抽象的分類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孩子們不時點頭記下要點。
當課堂進入“垃圾分類挑戰賽”環節,氣氛瞬間被點燃。搶答聲浪中,分類智慧悄然生長。“摔碎的瓷碗屬于哪一類垃圾?”“其他垃圾!”問題剛出,小手便如雨后春筍般舉起,搶答聲此起彼伏。從分類標志識別到垃圾歸屬判斷,孩子們在緊張刺激的問答中鞏固新知。答對者贏得心儀小禮品的笑臉,正是知識內化為行動的生動印證。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自發協助整理場地,將使用過的卡片、折頁精準歸位,踐行著課堂所學。組織者精心準備的分類展架與四色垃圾桶,不僅為活動增色,更將持續佇立社區,成為無聲的環保路標。
這場寓教于樂的暑期課堂,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垃圾分類知識,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綠色生活方式的啟蒙禮。東湖景園社區負責人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動為起點,讓環保意識從孩子傳遞到家庭,再擴散到整個社區,共同為守護國家的綠水青山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