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開始,韓國的旅游業便進入了一片蕭條。
曾經人滿為患的明洞購物街,變得門可羅雀,很多網紅的小吃攤生意慘淡。
因為在這一年,韓國執意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中國在抗議無效后,不得不對他們進行經濟反制。
然而在8年之后,反對部署這種武器的呼聲似乎聽不到了。
哪怕是中國最為激進的軍迷,也很少再提它。
這究竟是因為什么呢?難道又是有人害怕影響所謂的“中韓友好關系”嗎?
這些,還要從“薩德”反導系統的實際能力說起。
在中國崛起之前,蘇聯是美國人眼中最大的威脅。
雖然在常規武器上,美國的武器遠比蘇聯的要先進,但是在導彈技術與核武器上,情況則會倒過來。
一旦兩國發生戰爭,而蘇聯人發射了他們的彈道洲際導彈,那么兩國只能進入互相毀滅的階段。
此時的美蘇兩國,都迫切需要一種在高空或者太空,可以攔截對方導彈的武器。
但是,以當時的技術能力,根本無法研究出類似的武器。
蘇聯人不信邪,在這方面投入了巨量的資源,結果攔截武器沒搞成,反倒把自己拖垮了。
美國開發的攔截武器,也遭遇了多次的失敗,以至于最終不得不放棄。
不過在2004年,新的科技給武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于是美國重新開始研制導彈防御系統。
這一次,為了能盡快取得成果,美國提出了“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的概念。
根據英文的縮寫,這種武器被命名為“THAAD”,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薩德”。
2007年,“薩德”的試驗成功了,開始陸續裝備部隊。
在之后的十年中,“薩德”反導系統經過了多次升級,作戰能力越來越強。
那么,“薩德”的戰斗能力到底有多強呢?首先,它的可防衛半徑,達到了200公里。
像韓國這樣的國家,基本上用幾套“薩德”就可以全面覆蓋。
而且,“薩德”的攔截高度,最高能達到180千米。
基本上,彈道導彈只要進入大氣層,它就可以攔截。
而且,它的毀傷威力大,只要能攔截到對方的導彈,就會讓其戰斗部計劃失效。
最主要的是,“薩德”所使用的X波段雷達,不但探測距離遠,而且還能分辨真假彈頭。
即使是自身攔截彈失效了,X波段雷達也能指引其他武器繼續攔截。
可以說,在2016年的時候,“薩德”反導系統是任何導彈都無法攻破的盾牌。
“薩德”的強悍實力,讓美國把它當成了攪動東亞地區局勢的一個利器。
美國對韓國有著非常高的操控權,因此早就有意在其國土上部署“薩德”。
但是,畢竟這種武器,具有著打破戰略威懾格局的作用。
韓國極度依賴中國市場,也非常依賴俄羅斯的能源,所以在一段時間內,他們不敢答應美國人,怕兩大強國有看法。
但是在2016年,朝鮮試射了新型的導彈,這讓韓國政壇中的親美派,有了引進“薩德”的理由。
于是在第二年,“薩德”正式進入了韓國。
在軍事專家的眼里,“薩德”的意義,遠遠不在于它能夠攔截導彈那么簡單。
前面已經說過,它的X波段雷達非常先進,探測距離可以達到2000公里之多。
這也就意味著,只要在韓國的某高爾夫球場上放上一套“薩德”,就可以監視大部分中國飛機、導彈的調動和部署情況。
如果再和部署在日本的“薩德”聯動,中國除了西北和西南兩個地區之外,其他的所有省份,都在美國人的監視之下。
一旦東亞地區有些風吹草動,我們就會立刻陷入被動。
中國有句古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在自己的身邊擺一個可以隨時監控自己的武器系統,恐怕誰也不會放心。
而且我們深知,如果東亞地區的戰略平衡被“薩德”所打破,很可能會引發真正的武裝沖突。
為了將戰爭的風險盡量控制住,中國政府多次向韓國政府提出嚴正交涉,希望他們懸崖勒馬。
但是,彼時的韓國總統樸槿惠卻一意孤行,非要引進“薩德”不可。
于是,中韓關系出現了嚴重的倒退,很多的商業交流被迫停止。
影響最為嚴重的,就是中韓之間的旅游業。在2016年之前,每年有幾十萬中國游客到韓國消費。
而在這之后,這個數字直接歸零,讓韓國旅游業承受了一次不可承受之重。
然而,讓人奇怪的是,從2022年底開始,中國游客開始重返韓國。
雖然現在,游客的數量仍無法和當年相比,但至少已經破冰。
更主要的是,“薩德”的事似乎無人再提了,就好像這個東西已經不存在了一樣。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這一狀況呢?
其實,這還是和我們自身的發展有關。
中國的空軍,在這幾年內,有了長足的發展。
殲-20戰機的不斷入列,以及殲-31戰機的逐漸服役,讓中國空軍進入了隱身時代。
據外媒披露,中國殲-20戰機的數量,已經達到了300架。
同時,最近還有隱身轟炸機轟-20已經研制成功的消息。
隱身戰機的雷達反射截面小,“薩德”的X波段雷達,很難捕捉隱身戰機的身影。
這也就是說,面對美國的監視,我們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更重要的,還是中國導彈的發展。
其實,就在“薩德”開始部署之時,中國的“東風-17”導彈就已經亮相了。
這種導彈,速度達到了10馬赫,已經超過了“薩德”可攔截目標的極限速度。
面對“東風-17”,“薩德”根本沒有反應時間。
更何況,“東風-17”本身也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
“薩德”的X波段雷達,同樣很難捕捉它的蹤跡。
另外,在2019年的閱兵式上,中國又給美、韓兩國送上了一份大禮——“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
這種導彈的射程達到了1.4萬公里,而且還能采用移動發射模式,可以覆蓋全球任何一個角落。
它的末段速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0到25馬赫,大大超越了“薩德”的攔截能力。
而更加殘暴的是,“東風-41”攜帶的彈頭,還具有變軌能力。
即使“薩德”能計算出我們導彈的彈道,也難以應付變軌。
所以在“東風-41”面前,不要說韓國,就連美國也要發抖。
這些都不算,我們還有好消息。
就在最近,更加先進的“東風-51”導彈的部分性能參數,也已經有所披露。
這種導彈的速度,已經達到了30馬赫,最大射程甚至可能超過兩萬公里。
“東風-51”同樣具備末段變軌能力,而且還是所謂的“高速大轉角變軌”,這讓它被攔截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
除了這三種導彈之外,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還有很多。
可以說,現在中國的導彈拿出任何一款,對“薩德”都有致命的威脅。
地區的戰略平衡,已經被我們重新構建。中國用自己的實力證明:“東風快遞”是無法拒收的。
最近網絡上流行一句話:講理是弱者的表現。
雖然在國家的法律之下,我們并不認為這句話是對的。
但是在大國博弈的舞臺上,這句話卻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別人具備壓倒性的優勢時,任何的公理都是脆弱的。
就像當初,我們雖然對韓國進行了抗議,也對他們進行了貿易制裁,但仍然無法擺脫我們弱者的身份。
而如今,我們實力大增,已經逐漸不再把“薩德”當一回事。
那么,這件事自然也就沒什么再提的必要了。
相反,最近的美國、韓國,倒是經常對中國的一些做法進行“抗議”。
由此可見,我們和美、韓之間的位置,已經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