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國國家領導人在首都接見了來華舉行第二十五次中歐領導人會晤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值得一提的是,從最近一段時間中歐之間的動向和相關消息來看,此次會談的結果大概率不會特別的順利。
一方面是我國外交部發布消息的用詞里,是“經中歐雙方商定”,而不是“應中方領導人邀請”。
這兩個用詞的區別可大了,一般重要且友好的來國,外交部就會用應中方邀請”來發布消息。而“經中歐雙方商定”可就不太一樣了,這就說明前來訪華的歐盟并沒有那么的友善。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并不是中國不給他們面子,而是這完全是馮德萊恩他們自找的。
就如訪華前,馮德萊恩給中國送上了三份惡禮,首先是前不久的G7峰會,馮德萊恩當著各國領導的面指責、抹黑中國,在她看來是中國將稀土資源武器化。而且,她還抨擊中國傾銷廉價商品,將過剩產能轉移到了歐洲。
另外,此前歐盟還宣布禁止中國企業參與500萬歐元以上的醫療器械招標,而他們給出的理由就更加離譜了,說這是為了報復中國之前限制歐洲企業。
該說不說,歐盟這多少是有些雙標且倒打一耙了,中國的采購對歐盟敞開大門30年,而他們對華高技術設置的限制就超過了200項,就像阿斯麥對我國光刻機設置的技術限制,那可太多了,怎么沒見他們拿這個說事。
這第三份惡禮便是7月17日左右,歐盟通過了新一輪對俄羅斯的制裁,但這份制裁的名單中卻出現了10家中國的企業。
對此,歐盟給出的理由是,中國給俄羅斯提供了經濟支持,在他們看來,中國購買俄羅斯的能源就算是在為俄羅斯的戰爭輸血。
該說不說,歐盟這還真是得寸進尺,之前翻炒的“中國援俄論”,都是炒作中國援助了俄羅斯無人機什么的,如今連中國購買俄羅斯的能源他們也想管一管,生怕中國真的和俄羅斯站到一塊了。
有意思的是,他們訪華之前,還特地繞道去了一趟日本,其實如果只是單純的經濟合作什么的咱也管不著,但《日經亞洲》報道,馮德萊恩是想和日本搞個什么“競爭力聯盟”,重點就是聯手開發稀土資源。
說白了,就是日本出技術,歐盟出錢,雙方共同開采、提煉、再回收,而最終的目的便是減少對我國稀土的依賴。
之所以要趕在訪問中國之前和日本談論此事,是因為他們壓根沒對此次與我國的會談抱有希望。
不過,馮德萊恩這次恐怕是要失望了,日本確實在高端磁體制造領域有著先進的技術,但他們80%的鐠釹氧化物都得從中國進口,所以就日本也很難擺脫對我國稀土的依賴,沒有技術的歐盟就更不用說了。
更何況日本會不會配合歐盟還不好說,雖說石破茂面臨著辭職的危機,日本的右翼勢力也呈蒸蒸日上的態勢,但日本的汽車產業對中國稀土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所以石破茂會不會配合馮德萊恩還真不好說。
值得一提的是,馮德萊恩到達北京后在社媒上發了一篇文章,其中就提到“此行是為了幾年歐中建交50周年,希望借此推動和重新平衡雙方之間的關系,而且她也相信中歐雙方能夠實現互利合作,并推動下一個50年的雙邊關系發展”。
他在這其中并沒有提到中歐之間的矛盾,但實際行動卻滿是針對中國,如今這種表態恐怕又是自認為對美國的威脅,她希望用中歐關系靠近的樣子迫使特朗普降低對歐盟的關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