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就有“同步機槍”?一戰飛機:技術太狠了
別眨眼,這可是一段來自1918年的4K影像——不是開玩笑,1918年的人剛搞明白怎么讓飛機別掉下來,就已經開始研究:“怎么一邊飛,一邊突突突。”
畫面里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德哈維蘭DH-4,別看它名字像個高級洗發水牌子,實際上它是一戰英軍的主力轟炸機。飛機還沒怎么飛快呢,人類已經給它安排上了同步機槍——啥意思?
就是飛行員按下扳機那一刻,子彈剛好從螺旋槳縫里穿過去,自己不會打爛自己家電風扇。
一百多年前就能做出這種機械奇跡,說實話,比現在打游戲還絲滑。打仗都打得這么講究時機和節奏,你以為他們飛的是飛機?不,他們飛的是節拍器!
更精彩的是美國人來接手DH-4之后,一看不夠火力,直接“美式加料”:
前座來兩挺馬林機槍,后座還是劉易斯機槍,掛在一個能360度旋轉的環形架子上。觀察員一邊旋轉一邊開火,簡直像在空中坐著開了個“吃雞外掛”,還帶陀螺儀的。
你以為只有這點?不,影像里還有美國傳奇王牌飛行員——埃迪·里肯巴克中尉親自亮相。這個哥們不是打醬油的,人家是真正飛著DH-4在天上打出高光操作的存在。簡直就是一戰版“美隊空軍”。
而他們的對手,比如德軍??薊單翼機,也不是吃素的。人家也配著同步機槍,空戰的時候講究一個事兒——“對面才剛出現在鏡頭里,我已經按下了R鍵?!?br/>開飛機就是開槍,空戰不是飛舞,是空中突突突競技場。
到了二戰,英國人一看不夠勁兒,干脆“換個打法”:噴火戰斗機直接上8挺機槍,有的還掛上20毫米機炮!你以為是戰斗機?錯,這是空中移動加特林堡壘。
總結一下:
一戰飛機是“會飛的機槍”;
二戰飛機是“會飛的坦克”;
飛行員是“會操作戰機的藝術家”;
至于我們現在,只能在博物館里看著這些家伙感嘆:“你爺爺打仗的時候比你打游戲還專業?!?/p>
所以說——飛機能飛不是本事,飛機一邊飛一邊射還不打到自己,才是真正的機械浪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