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今年暑期,郵輪游持續火熱,天津、上海、廈門等地的郵輪母港均迎來了客流高峰。其中“家庭游、銀發游”為大多數,對此,各地口岸和文旅部門也是做足了準備,迎接這撥暑期的客流紅利。
統計顯示,暑期出入境郵輪旅客中,以家庭為單位出行的占比超過六成,60歲以上老年旅客占旅客總數的近三分之一,16歲以下青少年的比例則接近25%。扶老攜幼全家總動員集體出行,成為暑期郵輪游的顯著特點。作為北方最大的郵輪母港,整個暑期,天津國際郵輪母港預計將接待郵輪近50艘次,旅客超10萬人次。
天津郵輪母港暑期預計接待超10萬人次
7月23日上午,“愛達?地中海號”郵輪搭載著近2000名旅客靠泊天津國際郵輪母港,出入境查驗大廳人聲鼎沸。記者了解到,目前,天津國際郵輪母港的“愛達?地中海號”“夢想號”兩艘郵輪保持五天一班的頻率高頻次運轉。數據顯示,7月1日至22日,天津郵輪口岸共查驗出入境人員近3.5萬人次,郵輪14艘次,較去年同期均增長了17%。此外,“愛達?地中海號”將于8月7日開啟為期12天11晚的“夏日悠游北海道”長航線,第一艘懸掛五星紅旗的豪華郵輪“招商伊敦”號將于8月22日到訪天津。
為有效應對暑期客流高峰,天津邊檢機關充分利用“科技+服務”手段保障口岸通關便捷高效,巡檢機器人上崗,為船員辦理登輪離輪手續,大大縮短了辦理時間。
記者了解到,為接住暑期的客流紅利,天津同步開啟了“郵輪船票一票暢游東疆”計劃,持有郵輪船票的旅客在登陸口岸的天津東疆區域住宿、餐飲、景區景點消費均可享受優惠。
3船同靠上海郵輪口岸 親子游銀發族成主力
除了天津,上海郵輪口岸也在7月22日迎來了三船同靠。“海洋光譜號”“地中海榮耀號”“藍夢之歌號”三艘郵輪走下了數千名旅客,開啟了上海之旅。
數據顯示,7月1日至22日,上海邊檢總站浦江邊檢站共查驗出入境郵輪約40艘次,其中多船同日靠港情況達5次,超上月同期水平。
記者看到,客流中以家庭親子游和銀發族居多,僅7月1日至21日,乘坐郵輪出境的14周歲(含)以下兒童旅客數量近1.4萬人次,出行規模相較于上月同期增長3.4倍;而65周歲(含)以上的銀發族旅客同樣超1萬人次。面對暑期郵輪客流高峰,上海邊檢機關全力保障通關順暢。
上海邊檢總站浦江邊檢站執勤三隊副隊長 汪媛 :我們在郵輪口岸持續優化邊檢查驗流程。一方面,積極引導中國籍旅客使用便捷通關認證碼快速通關;另一方面,針對外籍旅客,乘坐郵輪入境可免予留存指紋生物信息,對乘坐同一航次郵輪入出境的旅客,免蓋入出境驗訖章、免填外國人入境卡。這些措施大大簡化了手續,加快了通行速度。
從通關便利到文化體驗 帶動郵輪經濟升溫
同樣迎來暑期郵輪游客流高峰的還有廈門,進入暑期以來,“愛達地中海號”“藍夢之歌號”雙郵輪同靠廈門,此外,采用先進清潔能源動力系統的全國首艘純海上旅游客船,也在廈門首航成功,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打卡,讓郵輪經濟持續升溫。
這個暑期,來廈門旅游的外籍旅客在通關、文旅、支付等方面有了更好的出行體驗,廈門“境外來賓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已于日前正式啟用。
作為全國首個閩南幻境主題景區,“嶼見閩南?時光幻境”已成為廈門文旅的新地標。景區離郵輪碼頭只有一路之隔,成為外籍游客打卡的第一站。在這里游客不僅能欣賞到三大演區、八大街區的獨特景觀,還能參與近30場沉浸式演藝,體驗83項閩南非遺項目。從宋代雅趣的打香篆,到古漢語“活化石”閩南話的趣味互動,一步一景吸引大量外籍游客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數據顯示,廈門國際郵輪中心已迎來多個航次的訪問港郵輪,其中有超過四成旅客經廈門口岸入境后再由外省市口岸出境,跨區域游聯動效應凸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