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體平臺的一張直-20T“突擊鷹”直升機掛裝新型導彈的照片,引發了大家的熱議。這是一款采用了球形白色整流罩的新型遠程反坦克導彈,即俗稱的“白頭彈”,使用了毫米波圖像制導+雙向數據鏈,也被稱為“中國的硫磺石”。又有一種武器讓中國搞成了大白菜。
照片中直-20T“突擊鷹”直升機掛載了8枚反坦克的,多聯裝掛架的上層是AKD-10/10A激光半主動反坦克導彈,下層是白頭的毫米波型AKD-10/10A反坦克導彈?;旌蠏燧d主要是為了兼顧兩種制導模式的優勢。
AKD-10/10A是我國研制的第二代重型空射反坦克導彈,由5個艙段組成,從前至后依次是導引頭艙、戰斗部艙、自動駕駛儀艙、發動機艙和舵機艙。作戰效能等同于美國的AGM-114“海爾法”重型反坦克導彈。
AKD-10/10A導彈的彈長約1.75米、彈徑0.17米、彈重46公斤、有效射程7公里(AKD-10A為10公里),早期型采用了激光半主動制導體制,有4種激光編碼,在有效射程范圍內命中率平均不小于88%。新的改進型號,有毫米波圖像制導和紅外圖像制導兩種,都可以掛載在直-10、直-10、直-20和直-21直升機上。
AKD-10/10A導彈的毫米波型號與英國的“硫磺石”毫米波反坦克導彈很相似,都具備遠程多目標主動打擊能力。AKD-10/10A導彈的紅外圖像制導型號則與以色列遠程長釘導彈很接近,采用紅外圖像+雙向數據鏈。
此前西方這些采用新制導體制的遠程反坦克導彈,讓很多人非常羨慕,現在咱們中國都有了。而且新型的中國版“硫磺石”或遠程長釘的遠程反坦克導彈都已經服役了。
此次引發熱議的“白頭彈”,典型特征是頭部采用了球形白色整流罩,直徑和軸對稱圓柱形與彈體相同。外界認為,“白頭彈”應采用了激光半主動+毫米波雷達雙模制導體制,主要性能與美國最新型的AGM-179A(JAGM)聯合空地導彈相同。
激光和毫米波雷達復合制導體制的優勢,是具備超視距的多目標打擊能力,武裝直升機可以實施導彈齊射,而且發射后不管。這種導彈的常用戰術,由多架武裝直升機掛載導彈在低空待擊,由攜帶毫米波雷達的武裝直升機和察打一體無人機前出偵察,通光學圖像處理或毫米波雷達的探測進行目標指示,對各架直升機分配具體打擊目標,隨后武裝直升機群拉起齊射導彈,實現對地面目標的集群打擊能力。
幾款毫米波制導反坦克導彈的服役,標志著中國在多模制導、雙向數據鏈、發射后不管、多目標打擊、三軍通用的空對地多用途導彈領域,已經與美歐國家處于同一水平。
不過,AKD-10A導彈的10公里射程還是近了一些。目前國際最先進的空射反坦克導彈開始向遠程發展,最大射程達到20~40公里。這種遠程中國當然也有。
中國新一代的機載遠程反坦克導彈,已經發展出集成毫米波雷達+紅外成像+激光半主動的三模復合制導體制+雙向數據鏈的反坦克導彈,同時研制了四種以上的機載遠程反坦克導彈,例如紅箭-20,藍箭-21,天雷-1,以及CM-502KG??梢詷O大增強武裝直升機的空地打擊能力。
例如“藍箭-21”空對地導彈,這款導彈屬于采用毫米波圖像制導的第四代空射多用途導彈,安裝了毫米波圖像引導頭或毫米波+激光半主動雙模引導頭,射程達到18~25公里,具有多目標的集群打擊能力。
再例如CM-502KG型空對地多用途導彈,這款導彈的飛行速度達到1.1馬赫,導彈的重量為45公斤,戰斗部裝藥超過11公斤,最大射程超過25公里,采用紅外圖像制導和雙向數據鏈,具備發射后不管能力,能夠進行多目標集群的超視距打擊,紅外圖像制導可實現非常隱蔽地的作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