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與標(biāo)簽交織的娛樂圈,總有些面孔能輕易穿透喧囂,像夏日午后窗臺悄然探進的風(fēng),帶著不加修飾的清爽。2005年出生的田中杏奈,便是這樣一個存在。當(dāng)“05后”“鄰家小妹”“多棲藝人”這些標(biāo)簽落在她身上時,更像是給青春本真鍍上了一層溫柔的濾鏡——她不是遙不可及的星光,而是仿佛住在隔壁單元,會在放學(xué)路上笑著打招呼的女孩,卻用日復(fù)一日的成長,活成了許多人心中“理想青春”的模樣。
初遇:從富山小鎮(zhèn)走出的“灰姑娘”
田中杏奈的故事,始于日本富山縣一個普通的小鎮(zhèn)。10歲那年,穿著校服的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參加“鳴宮國際灰姑娘甄選2015”,沒想過這個決定會成為人生的轉(zhuǎn)折點。鏡頭里的她扎著簡單的馬尾,笑起來時眼角會彎成月牙,臉頰上還帶著未褪去的嬰兒肥,站在一眾精心打扮的參賽者中,像株剛冒頭的青草,帶著泥土的清新。
最終拿下二等獎的消息傳來時,她還在擔(dān)心第二天的數(shù)學(xué)小測。以模特身份出道后,她第一次拍雜志封面,緊張到手指都不知道該往哪放,攝影師笑著讓她“就像在自家院子里追蝴蝶那樣跑起來”。于是有了《Nico☆Puchi》封面上那個裙擺飛揚的身影,陽光落在她發(fā)梢,眼神里滿是對世界的好奇。那時的她不會想到,幾年后會成為《Seventeen》的專屬模特,穿著設(shè)計感十足的時裝站在聚光燈下,但不變的是,每次拍照時,她總會下意識地尋找鏡頭外最熟悉的眼神——媽媽總在不遠(yuǎn)處舉著保溫杯等她。
這種“鄰家感”或許正是她獨特的魔力。翻看她早期的寫真,沒有濃妝艷抹,更多是白T恤配牛仔褲,或是格子裙搭帆布鞋,在便利店門口咬著冰棍,在櫻花樹下踮腳接花瓣。粉絲說“看她的照片像在翻自己的相冊”,那些被忽略的青春碎片,在她身上有了具象的模樣。
成長:在跨界里跌撞,卻始終帶著溫度
15歲的田中杏奈做了個大膽的決定:接下《鬧鐘電視》的主持工作。每天凌晨四點起床背臺本,六點準(zhǔn)時出現(xiàn)在鏡頭前,用帶著點奶音的語調(diào)播報天氣,偶爾念錯地名會吐吐舌頭,被前輩調(diào)侃“是不是沒睡醒”時,會紅著臉把臺本擋在臉上。有觀眾寫信說“每天被她的早安問候叫醒,連上班都有了動力”,她把這些信小心翼翼地收在餅干盒里,說“這是比獎杯更珍貴的禮物”。
跨界之路從不是坦途。第一次演電視劇《青色校警·島田隆平》時,她對著鏡頭緊張到忘詞,NG了十幾次后躲在角落掉眼淚。前輩拍著她的背說“誰都有第一次”,她卻在劇本上密密麻麻寫滿批注,把臺詞翻譯成富山方言背熟,再一點點轉(zhuǎn)換成標(biāo)準(zhǔn)語。后來在《戀之病與野郎組第二季》里,她飾演暗戀學(xué)長的轉(zhuǎn)學(xué)生,幾場哭戲沒有用催淚棒,全靠回想“小時候弄丟奶奶織的圍巾時的心情”,鏡頭拉近時,能看到她泛紅的鼻尖和顫抖的睫毛。
2024年簽約韓國公司THE BLACK LABEL,以MEOVV成員身份出道,是她迄今為止最大的挑戰(zhàn)。學(xué)韓語的日子里,她把單詞寫在便利貼上,貼滿房間的每面墻,練舞到膝蓋淤青,就偷偷在護膝上畫個笑臉。組合舞臺上,她站在中間位置,唱跳時的力道里帶著股不服輸?shù)膭艃海瞎獣r總會比別人多彎15度。有次采訪被問“會不會覺得辛苦”,她歪著頭想了想說:“累的時候會給家里打電話,聽媽媽講鄰居家的貓又生了崽,就覺得好像又有了力氣。”
她的社交媒體里,沒有精心設(shè)計的人設(shè),更多是生活的邊角料:練舞間隙拍的窗外晚霞,和隊友分食的便當(dāng),或是對著鏡頭展示新學(xué)的吉他和弦,彈錯時會懊惱地抓抓頭發(fā)。粉絲們說“看著她,就像看著一個努力變好的朋友”,這種沒有距離感的陪伴,讓她的人氣在不知不覺中積累,卻從未有過“偶像包袱”。
偏愛:為什么我們會愛上“鄰家小妹”?
在娛樂圈這個盛產(chǎn)“完美人設(shè)”的地方,田中杏奈的“不完美”反而成了加分項。她會在直播里承認(rèn)“昨天偷偷吃了三盒冰淇淋”,會曬出被妹妹畫花的作業(yè)本,會在獲獎感言里說“其實剛才在后臺摔了一跤”。這些細(xì)碎的真實,像在精心打磨的鉆石堆里,突然看到一塊帶著棱角的璞玉,反而讓人覺得親近。
“鄰家小妹”的魅力,或許正在于這種“可及性”。她不是活在精修圖里的符號,而是會在成長中遇到困惑的普通人。16歲時她在日記里寫“不知道未來該選唱歌還是演戲”,17歲時因為壓力大掉頭發(fā),會戴著帽子參加活動,18歲生日那天,她在博客里說“想成為能給人帶來勇氣的人,就像曾經(jīng)鼓勵過我的那些人一樣”。
這種真實讓她的作品有了別樣的感染力。看她演校園劇,會想起自己的高中時光;聽她唱情歌,仿佛能看到放學(xué)路上偷偷藏起的情書;甚至她在綜藝?yán)锉孔镜貙W(xué)做料理,把雞蛋煎糊時的慌張,都讓人忍不住笑著說“和我一模一樣”。她像一面鏡子,照見每個人青春里的青澀與勇敢,這種共鳴,遠(yuǎn)比華麗的包裝更動人。
如今的田中杏奈,已經(jīng)能在舞臺上從容地應(yīng)對萬人歡呼,也能在鏡頭前流暢地切換三國語言,但每次回到富山老家,還是會被鄰居阿姨拉著問“要不要嘗嘗新做的大福”。她會蹲在路邊喂流浪貓,會在雨天幫快遞員撐傘,這些不經(jīng)意的瞬間被路人拍下傳到網(wǎng)上,評論里總有人說“這才是我的女神啊”。
或許“女神”的定義從不是遙不可及,而是在閃閃發(fā)光的同時,依然保留著對生活的熱忱與真誠。田中杏奈用她的成長告訴我們,最好的模樣不是完美無缺,而是帶著煙火氣認(rèn)真生活的樣子。就像她常說的那句話:“比起成為別人眼中的星星,我更想做自己世界里的太陽,溫暖又自在。”
這樣的田中杏奈,誰能不愛呢?她是屏幕里的藝人,更是生活里的鄰家小妹,用青春最本真的模樣,在時光里慢慢生長,活成了無數(shù)人心中,關(guān)于“美好”最生動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