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奚偉;通訊員:張旭 賀媛)曾幾何時,江夏大道湯遜湖“白宮”周邊及玉湖街區域的城市景觀帶深陷“清了又種、種了再清”的尷尬循環。反復違規開墾的菜地,如同一塊刺眼的“城市傷疤”,不僅嚴重破壞市容環境,更蠶食著市民共享的綠色空間與生活品質。單一執法后的土地裸露,缺乏有效監控,成為問題屢禁不止的關鍵癥結。
為徹底根治這一頑疾,關東街綜合執法中心以“四線一口”環境整治為契機,聯合東湖高新區城管局園林科,以創新破局——推出“即清即綠”協同治理模式。新模式摒棄了傳統“一清了之”的被動堵漏,實現了執法清理與生態修復的無縫銜接與高效聯動,執法中心依法徹底清除違規菜地后,園林部門隨即進場,對騰退土地進行專業綠化恢復。這一舉措從源頭扼住了問題咽喉,裸露土地被及時覆蓋,有效遏制塵土飛揚;生態修復形成的“綠鎖”,讓違規侵占行為徹底失去“復燃”的土壤。
“即清即綠”模式不僅是治愈“城市傷疤”的良方,更是變被動“堵漏”為主動“織錦”的治理升級。市民張先生感慨:“這次整治真的不一樣,清理得快,綠化跟進更快,感覺是真心實意要解決問題,給咱們老百姓一個舒心的環境。”
目前,關東街綜合執法中心正持續加強巡查,全力鞏固來之不易的“綠顏”。這一成功實踐,不僅根治了區域內的難題,更為破解同類城市治理頑疾貢獻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關東方案”,為共建共享更高品質的宜居之城增添了新的活力與保障。昔日的雜亂瘡疤,如今正蝶變為市民身邊觸手可及的盎然生機。
依法拆除違規菜地
“即清即綠”及時跟進
修復公共空間
綠化生態修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