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時代浪潮下,青年力量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近日,廣東海洋大學云影浮生·云咖農旅先鋒隊再度走進云安區鎮安鎮,續寫“百千萬工程”社會實踐的動人篇章。
丨深入調研,探尋產業發展脈絡
隊員們深入鎮安鎮卡蒂姆咖啡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及咖啡苗圃場,與咖啡基地有關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咖啡的種植品種、生長周期、種植技術以及市場銷售等情況。通過實地觀察和交流,隊員們認識到咖啡產業在鎮安鎮的發展潛力,也發現了當前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些挑戰,為后續工作找準了方向。
丨藝術賦能,墻繪講述咖啡故事
為了提升咖啡基地的文化氛圍,隊員們在咖啡基地大門創作主題墻繪,以咖啡從開花到結果,從種植到生產的完整歷程為主題,把咖啡樹綻放時素雅的白色花朵、果實未成熟時青澀的綠以及熟透后鮮亮的紅等畫面生動呈現在墻面上。創意墻繪不僅美化了基地環境,還為游客和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了解咖啡文化的獨特窗口。
丨精心規劃,勾勒基地發展藍圖
為推動云山紅咖啡產業發展,打造集功能區、體驗區、休閑區及實驗區為一體的綜合性咖啡基地,隊員們精心打磨咖啡基地建設平面圖紙。在設計過程中,隊員們充分吸納各方對于空間功能、自然融合的建議,結合實地觀測細節深入研討。經過多輪溝通與調整,成功將各方需求與創意巧思融入圖紙設計,讓每一處線條、每一塊區域都精準呼應基地建設愿景,為云山紅咖啡基地的落地筑牢了設計基石。
丨包裝煥新,提升品牌視覺形象
產品包裝是品牌的外在形象,隊員們聚焦提升咖啡產品競爭力,與咖啡基地有關負責人深入探討原有包裝的痛點,力求以精準設計方案破解問題、提升質感。隨后,隊員們與指導老師召開產品包裝設計研討會,最終完成云力斯塔掛耳咖啡包裝設計。該設計融入云安地域特色,以深綠為主調,以咖啡基地木屋為標志,融合了咖啡種植制作場景、木屋墻繪相關特色內容,以及從一顆種子到一杯咖啡的生態鏈全過程和咖啡品種的相關介紹,實現了云力斯塔咖啡包裝設計的迭代升級。
下一步,團云安區委也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與廣東海洋大學的校地合作,整合更多資源,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引導更多青年大學生投身“百千萬工程”,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施展才華、建功立業,共同書寫云安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通訊員丨黃樂樂
編輯丨葉泳君(實習)
二審丨譚 瑋
三審丨汪遠志
創文:
覺得不錯,請點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