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4日傍晚,中國籃協官方宣布楊瀚森不會出戰男籃亞洲杯,這條消息一落地,評論區直接炸裂,支持和不支持的聲音都有,但這回籃協的動作明顯比以往快不少——稍微了解點內幕的球迷都知道,楊瀚森是今年中國男籃最受關注的新星之一,選秀大會剛落幕,他就被問要不要回來打亞洲杯,球迷意見差得不是一星半點,甚至有91%的人在投票里表示不支持他回來參賽,這數據擱以前,怕是會被當成“網絡情緒,但這次籃協真就順了大多數人的意。
問題來了,楊瀚森不打亞洲杯,真的是為了“提升自己嗎,還是說背后其實有更現實的考量,亞洲杯8月5日開打,正好和開拓者的迷你訓練營撞期,楊瀚森自己說希望去NBA訓練營提升能力,籃協也表態鼓勵年輕球員多在海外聯賽受鍛煉,這理由當然說得過去,但真相更像是多方妥協下的結果,畢竟亞洲杯沒啥含金量,對中國男籃的未來也沒直接影響,和世界杯、奧運會都不掛鉤,楊瀚森本人早就說過想為國出戰,可這回明顯是現實優先,理智壓過情懷。
其實這幾年中國男籃的國際賽場成績一直不理想,亞洲杯雖然是官方賽事,但分量已大不如前,看看C組形勢,中國隊和沙特、約旦、印度同組,說白了就是“送分童子模式,照理說打亞洲杯對楊瀚森來說是刷存在感的好機會,可現在他選擇放棄,背后的考慮很清楚:一邊是NBA新賽季的窗口期、一邊是國內杯賽的任務,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開拓者訓練營8月11日開營,正好卡在時間點上,想兩頭都占,基本不現實。
再說球迷的態度,這一次很有意思,91%的人不希望楊回亞洲杯,這數據背后其實透著點“擺爛心態,和其說是支持,不如說是認清了現實,亞洲杯再怎么拼,贏了沒啥額外獎勵,輸了還得被對噴,反倒不如讓楊瀚森專心搞NBA,等真正有分量的世界杯、奧運會預選賽再回來幫中國隊扛大旗,這種選擇看著冷靜,其實是經過“毒打后的理智,大家都明白,男籃要翻身,靠幾個亞洲杯冠軍沒用,只有在高水平聯賽里練出來的核心,才能讓中國隊有希望。
當然,網上也有不少人覺得“為國出戰是球員的責任,尤其是看著日本河村勇輝在拿到NBA合同后同樣退出亞洲杯,這事兒就更有話題感了,很多網友直接跑到籃協官方社交媒體留言,甚至有點“點贊回懟的味道,說到底,情懷和現實一直在拉扯,楊瀚森這次選擇后者,其實也沒啥好黑的,畢竟中國男籃現在最缺的就是在高強度比賽里成長的球員,再說了,亞洲杯的水平說好聽點是鍛煉,說難聽點就是“刷分,對提升個人能力幫助有限。
插一句,楊瀚森這兩天剛回國,7月26號還要在青島搞球迷見面會,之后還得處理簽證問題,他自己更新動態也說得很明白:感謝籃協理解支持,接下來的時間會全力備戰NBA訓練營,無論在哪個賽場都會帶著為國爭光的信念,講真,這話說得很標準,但聽得出來他是真想抓住這次NBA機會,畢竟這種級別的訓練營不是隨便誰都能進,錯過了就可能沒下次,職業生涯的起點就在眼前,誰都不想拿亞洲杯去換未來。
說回男籃本身,8月5日至17日,亞洲杯在沙特進行,中國隊小組賽對手都不算強,賽前還安排了和委內瑞拉、波黑的熱身賽,表面上是“以賽代練,但主力核心不在,磨合效果也有限,這種情況下,教練組壓力確實不小,但對年輕球員來說,反倒是個上位的機會,也算是“擺爛中自救了,亞洲杯這塊招牌現在更多是留給新人刷經驗,真要指望靠一屆亞洲杯逆轉男籃大勢,那真是癡人說夢。
最后說說籃協這次的表態,算得上是順應民意,畢竟這兩年全國球迷對男籃的容忍度已經很低,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輿論地震,這次楊瀚森的去留本來就不算絕對對錯,但籃協能夠快速決斷,起碼避免了無謂的爭議,至于未來,等楊瀚森真正在NBA站穩腳跟,再回來帶領中國男籃沖擊世界杯、奧運會,才是大家最想看到的畫面,說到底,情懷可以有,理智不能丟,中國男籃要想翻身,終歸還是得靠能在高水平賽場打出來的人才,亞洲杯只是過程,不是終點。
綜上,這次楊瀚森退出亞洲杯,既是個人選擇,也是大勢所趨,籃協能及時調整思路,說明還是聽得見球迷聲音的,未來男籃路在何方,還得看新一代能不能真正頂起來,亞洲杯該贏還是要贏,但別再把希望全押在一場杯賽上,球迷們更想看到,是中國籃球真正走出去,而不是困在“亞洲老大的自嗨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