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社會熱點持續不斷。
天水233名兒童鉛中毒、K1373次列車砸窗、“布鞋首富”子女爭家產、杭州自來水臭水……
7月23日又聞噩耗,東北大學6名大學生在實習參觀時墜入浮選槽死亡。
好在這次事件,涉事企業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反應迅速,事件發生后的第二天就公開發布了情況說明公告。
盡管這個情況說明公告在很多細節方面語焉不詳,總比閉口不言甚至文過飾非要好一些。
悲劇發生后,各路媒體一改往日視而不見、閉口不言的作風,紛紛進行報道。各平臺對于自媒體的各種解讀分析,也沒有像以往那樣小心謹慎地進行各種審查,限制,有點令老頭耳目一新。
老頭最近幾天正在思考與兩性有關的話題,本打算等幾天,事件的各方面細節都有所披露后再考慮寫點什么。畢竟,十幾年前老頭曾經在一個具有二級資質的機電設備安裝公司擔任技術負責人多年,參與了多次工廠設備、金礦車間的工程施工,對于鋼結構并不陌生。
今天早上收到了一條公益短信,忍不住寫點什么。
在企業發布的情況說明公告中,有這樣幾句話,“經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醫護人員確認已溺亡。”
好吧,你們說溺亡就溺亡吧。
央視新聞是這樣報道的
“長安街知事”微信公眾號除了引用央視報道的內容外,還整理了本次東北大學55名學生參觀實習到事故發生的時間線。
文章特意強調,“當天(7月21日)下午企業對師生進行了安全教育培訓。”
看到這句話,頗有黑色幽默之感。
文章還引用車間主任的介紹,說明了浮選槽中礦漿及墜落地點的情況。
遺憾的是,老頭能夠看到的信息中,并未看到任何事故現場的照片。只能看到媒體公布的另外一個車間的照片。
另外,從央視新聞的視頻中,老頭截取了這樣一個畫面。
兩個圖對比,能說明基本一致嗎?
在視頻截圖中,鋼格柵板的支撐和固定的部分去哪兒了?
下面是網絡中某自媒體文章中的一張圖,可惜細節依然看不清楚。
另外,有自媒體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細節。事故企業曾經在自己的自媒體賬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事故后把文章刪除了。
最刺眼的是其中這樣幾句話,“浮選車間牢固樹立‘少一分成本,就多一分利潤’的開源節流意識”,“加大車間材料成本管控力度,鼓勵職工修舊利廢”。
當然,這并不能說明什么,也無法判定他們的做法與這次事故有何種相關性。
依老頭從事鋼結構安裝的經驗來看,本次事故并不存在鋼結構平臺“整體失穩”的情況,而是出現在格柵板的安裝方面——事故發生點在鋼格板安裝時早就已經存在的支撐、固定方面的事故隱患。
下面簡單介紹與鋼格柵板有關的國家標準。
鍍鋅鋼格柵板,圖片來自網絡
鋼格柵板的設計、安裝及使用應當根據《YB/T 4001.1-2019鋼格柵板國家標準》,以下為該標準部分內容的摘錄。
7.3防腐蝕措施
7.3.1 工業腐蝕環境下使用的鋼格板,宜采用耐候結構鋼或不銹鋼制造,并選用較厚的承載扁鋼,以增加腐蝕裕量。
8.1鋼格板的鋪設
8.1.2承載扁鋼的兩端應落實在平臺的梁架上,固定應牢固可靠,否則不允許人員進入。
8.7.2鋼格板作業平臺,通常設計均布荷載為2KN/m2。在平臺最不利的位置,200mmX200mm區域內應能承受1.5kN的集中荷載。
8.7.3檢修平臺一般按4kN/m2均布荷載設計。
8.7.6高密度人群行走的鋼格板通道,其均布荷載能力不小于7.5kN/m2。
鋼格板安裝及固定圖示:
在老頭過去的經驗中,所有鋼結構平臺的格柵板安裝都必須遵守相應的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
在這個視頻截圖中,老頭貌似沒有看到任何的支撐和固定的痕跡。
最后只想問幾個問題:
平臺在設計、安裝時,遵守相應的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了嗎?
是否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
車間在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時,檢查平臺的安全隱患了嗎?
如果自身的安全隱患都視若無睹,孩子們在參觀實習前,做的安全教育培訓有何意義?
最后,給三聯生活周刊點個贊,他們采訪介紹了其中一個死亡大學生的情況。
6個鮮活的生命,6個家庭的希望,就這樣逝去。
在哀痛之余,我們應當反思什么?
期待著更多細節的披露。
本文為一家之言,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